新生寶寶;特指未滿月的嬰兒或出生至28天的寶寶。
新生寶寶可愛卻嬌嫩,容易發生不適,年輕的父母們應該多了解一些新生寶寶常見疾病的知識,從而在新生寶寶患病時從容應付。以下提供幾種新生寶寶常見疾病:
1、新生寶寶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寶寶的臉卻黃了,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這就是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這是由于,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他生長發育代謝后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泄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后,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泄的。
2、新生寶寶便秘
新生兒每天應該有四至五次大便,但新生兒如吃母乳或特別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數會略少,
3、新生寶寶吐奶
吐奶(吞風造成的吐奶),新生兒吃完奶后,常常會吐出一些奶,他并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時連帶吸入了空氣,在吃完奶后把空氣吐出來,使得奶也跟著吐出。預防方法是,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而且在吃奶后中途讓寶寶有機會排出胃內的空氣。當他吃完奶后,不要馬上將他放回小床,
當嬰兒吃得過量,可能將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出來,這是無礙的。如果發生嘔吐現象,應立即停止喂奶。每天給他喂幾次少量的溫開水。若嘔吐不止,就該去看醫生。注意,生病的嬰兒必須在安靜的房間休息,同時給以充分的飲料,因為嬰兒對缺乏水分特別敏感。
4、新生寶寶腹瀉
腹瀉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尤其在天氣炎熱,或受其它疾病影響時,都會腹瀉。如果發現嬰兒腹瀉及發熱,應立即去看醫生,不可拖延。腹瀉很容易辨認,大便次數忽然增多,而且稀燜和有臭味。
5、新生寶寶臍炎
臍炎是新生兒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寶寶出生之后,臍帶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醫生將臍帶結扎后,5-7天后臍帶殘端干枯脫落,脫落后的部位即為肚臍。問題就發生在臍帶還沒脫落的這段時間內。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護理不當,容易感染細菌而發炎,這就是臍炎。預防臍炎的發生,方法很簡單:保持臍部的清潔干燥。臍帶未脫落時,給寶寶洗澡要分成上、下兩部分洗,不要讓臍帶及包扎臍帶的敷料沾上水。
6、新生寶寶濕疹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遺傳傾向。多見于對牛奶過敏的嬰兒。人工喂養的嬰兒患濕疹的就比母乳喂養兒多。常見的濕疹是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主要分布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膚皺折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初起時為紅色的小丘疹,有滲液,最后可結痂、脫屑。反反復復,長期不愈。孩子會感到搔癢難受。 一般不嚴重的濕疹,可不作特別的治療,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