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也不一定是壞事 其實,糾結不已的媽咪們大可不必如此焦慮,寶寶愛吃手其實并不一定是壞事。3~4個月的寶寶:家長可拿著寶寶的小手去觸摸眼前色彩鮮艷、帶著響兒懸掛的玩具,慢慢地寶寶會主動去夠摸。
到底這么大的孩子吃手應不應該干涉或者說引導呢?”寶寶愛吃手怕是不少媽媽們最為糾結的問題,尤其是寶寶到了一歲之后,愛吃手的毛病還是改不掉,不少媽媽就有些懷疑,寶寶一直吃手會不會是什么疾病的征兆?
淡定!“吃手”也不一定是壞事
其實,糾結不已的媽咪們大可不必如此焦慮,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可對寶寶來說,則表示他的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這需要有四種反射行為的 協調才能完成的:將手臂彎屈成小圓弧形、放松運動肌群伸出指頭、搜尋并將手伸至小嘴里、開始吸吮。這對于寶寶而言是完成了一種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吃手”其實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吃活動是嬰兒期獲得滿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徑。2~3個月寶寶正處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其身心發展,以致產生暴躁、消沉的負面情緒。家長若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寶寶的情緒。有的寶寶在淺睡狀態時,會用吮手指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對于愛吃手的寶寶,該怎樣引導?
3~4個月的寶寶:家長可拿著寶寶的小手去觸摸眼前色彩鮮艷、帶著響兒懸掛的玩具,慢慢地寶寶會主動去夠摸。
5~6個月的寶寶:家長可抱寶寶在桌前,
1歲以上的寶寶:如果1歲以上的寶寶還對“吃手”情有獨鐘的話,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主動尋找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和寶寶的關系出現了不夠“融 洽”的一面,還是因為對寶寶的限制過多,要求有些嚴格而導致寶寶不夠開心。有關調查發現,缺少父母關愛和心靈上慰藉的幼兒易養成吮手習慣。這時,吃手能夠 使寶寶感到安慰,釋放緊張和沮喪情緒。
注意:吃手可能是寶寶對你不夠信任
對于一歲多的寶寶而言,如果還保持著“吃手”的習慣,可能是寶寶對你還不夠信任。
家長要盡可能多花一些時間和寶寶一起游戲,給他更多的愛,可以帶他一起玩動手的游戲:拍手、編繩、手影游戲,一起邊拍手邊說兒歌,玩小白兔搔耳朵的手影,寶寶會樂此不疲。
對寶寶吃手行為,家長應理解和寬容,不可強行干涉,見到較大的寶寶“吃手”也不要反復念叨“怎么又吃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