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外嬰幼兒心理學專家指出:對于男女寶寶而言,除了各自氣質等因素與遺傳基因相關以外,絕大部分性格特征都會在后天形成,而其基礎心理特質都會在嬰幼兒時期奠定。
盡管0~3歲寶寶年齡尚小,但男女寶寶的性格特征、心理特色卻是如此不同,不少父母往往認為男寶寶總是很調皮,總是給大人搗亂、惹麻煩,有時男寶寶還會很倔強,固執地不愿聽父母的勸告。其實,這些行為恰恰證明他是男寶寶。對此,父母養育男寶寶自然需要運用特有的規律與技巧。
1.慷慨擁抱從小開始
一般情況下,在出生1個多月以內的男寶寶相當喜歡東張西望地觀察周圍事物,忙不迭的他甚至很少有機會去專注媽媽,這時父母千萬別以為忙碌的男寶寶大概不需要被擁抱。事實上,男寶寶需要更多的溫暖擁抱。
經研究調查顯示,有時0~3月的男寶寶關注父母眼睛的時間比較少,
2.喜愛冒險無拘無束
在12個月以后的男寶寶身上,他那些調皮搗蛋的狂野性格更是“一覽無遺”。
推薦閱讀:三道防線孕育健康寶寶
推薦閱讀:11個細節幫你養出雜食寶寶
其實,這種過于要求男寶寶保持安靜、并且想辦法約束他的做法并不科學。國外嬰幼兒心理學家曾經戲稱,“我們的小男孩就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因為從心理 需求上而言,男寶寶更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促進大腦發育。因此,父母可以為男寶寶創造安全舒適的探索環境,而無需過于束 縛“小獵人”的冒險行為,
3.天性成群樂于交際
現在國內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不少父母和家人不愿意讓別家寶寶到自家來玩,更不喜歡讓自家寶寶到別家去串門找小伙伴玩。事實上,心理學專家指出,男寶 寶天生就是“群居動物”,他們天性成群,愿意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關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并且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沒 有學會處理與人交往的關系,缺乏相應的團體意識,那么他將來就很難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懂得如何與他人保持融洽的關系。
生活中,
4.勇于嘗試固執己見
由于男性體內荷爾蒙的作用,從襁褓時期開始,男寶寶就不像女寶寶那樣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屈服于種種失敗,也不太喜歡接受別人給予他的協助。生活中,我 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較小的男寶寶往往喜歡去嘗試自己年齡還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想要攀上比自己身高還高的游戲滑梯,
父母應該充分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并且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妨放手讓男寶寶去嘗試,當他接受事實后,他自然會愿意放棄冒險。而如果媽媽生拉硬拽地逼迫男寶寶去服從于自己的指令,那么小家伙就會產生更多的挫折感。
5.特殊行為學會自律
A.小伙子聽我說
生活中,經常有些男寶寶不論父母怎么跟他講話,他總是一副沒聽見的模樣,尤其男寶寶在相當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其實,并不是男寶寶的聽力不如女寶寶,這時,父母不應以呵斥的語氣去教訓他,因為父母越是嚴加訓斥,他越會從心中排斥這種刺耳噪音。媽媽不妨走到男寶寶身邊,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小手,溫和地對他講話,有助男寶寶加強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把注意力從其他事情上轉到父母身上。
B.倔小子別動粗
由于男寶寶體內雄性激素的作用,如果遇到難以言表的不快之事,他往往會比女寶寶更容易對自己表示不滿,比如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墻等舉動,其實這都說明 男寶寶更容易和更需要情感宣泄。如果此時父母用辱罵甚至暴力來平息他的憤憤不平,那么只會火上澆油地演變成一場嗓門和武力的“暴風雨”。
國外心理學家指出:反抗性、攻擊性、競爭性、冒險性都是男寶寶渾然天成的本性,他往往習慣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會像女寶寶一樣,善于用語言表達 出“我不快樂”、“我很難過”等情緒。有時男寶寶在相當愉悅的情況下也會亂摔東西,這也是受體內雄性激素的影響,所以這些都是小伙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行 為,父母大可不必過于多慮。
C.明辨是非乖兒郎
一般2歲以后的男寶寶會逐漸地顯露自己的“愛發火”的個性,父母不應強行壓制 他的宣泄行為,而應該告訴他什么是更好的表達方式,相信男寶寶有能力去逐漸調整自己,一方面給予他適宜的宣泄方式,比如允許他叫喊、摔打物品甚至獨處一段 時間等行為;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教會男寶寶學會自律,讓他了解自己的行為受到生活中各種行為規范的約束,比如帶他一起觀看親子話劇、一起閱讀故事書, 都可以讓男寶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
A.小伙子聽我說
生活中,經常有些男寶寶不論父母怎么跟他講話,他總是一副沒聽見的模樣,尤其男寶寶在相當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其實,并不是男寶寶的聽力不如女寶寶,這時,父母不應以呵斥的語氣去教訓他,因為父母越是嚴加訓斥,他越會從心中排斥這種刺耳噪音。媽媽不妨走到男寶寶身邊,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小手,溫和地對他講話,有助男寶寶加強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把注意力從其他事情上轉到父母身上。
B.倔小子別動粗
由于男寶寶體內雄性激素的作用,如果遇到難以言表的不快之事,他往往會比女寶寶更容易對自己表示不滿,比如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墻等舉動,其實這都說明 男寶寶更容易和更需要情感宣泄。如果此時父母用辱罵甚至暴力來平息他的憤憤不平,那么只會火上澆油地演變成一場嗓門和武力的“暴風雨”。
國外心理學家指出:反抗性、攻擊性、競爭性、冒險性都是男寶寶渾然天成的本性,他往往習慣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會像女寶寶一樣,善于用語言表達 出“我不快樂”、“我很難過”等情緒。有時男寶寶在相當愉悅的情況下也會亂摔東西,這也是受體內雄性激素的影響,所以這些都是小伙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行 為,父母大可不必過于多慮。
C.明辨是非乖兒郎
一般2歲以后的男寶寶會逐漸地顯露自己的“愛發火”的個性,父母不應強行壓制 他的宣泄行為,而應該告訴他什么是更好的表達方式,相信男寶寶有能力去逐漸調整自己,一方面給予他適宜的宣泄方式,比如允許他叫喊、摔打物品甚至獨處一段 時間等行為;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教會男寶寶學會自律,讓他了解自己的行為受到生活中各種行為規范的約束,比如帶他一起觀看親子話劇、一起閱讀故事書, 都可以讓男寶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