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只能重在智力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親情教育的培養。
?智力培養固然重要,但是親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在對孩子的早教中,親情教育很重要,千萬別落下。
?
1、正確的親子關系:
父母長輩和孩子應當是最親密的朋友關系(當然又是監護關系,但有利于教育則要突出親密的朋友關系)。這種親情關系,是親切,是尊重,是自由談笑,是贊賞鼓勵;父母以生活態度、表情教育為主,言教為次,有時也要認真說服,甚至嚴肅批評,嚴肅的程度看當時情況而定,必要時可表現憤怒、傷心,但不可打罵、數落、譏笑和侮辱。
不能把孩子當寵物,當笑料,當知識罐頭和出氣筒;有時候與孩子瘋鬧玩耍是必要的,但玩過以后要認真各自做自己的事;玩樂和認真做事應有一條界線,要掌握好分寸。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緒不可大起大落,盡可能保持大朋友和老師的表情及風度,
2、良好的環境影響:
家庭的環境是無聲的“早期教育場”,因此科學早教務必讓孩子在豐富的智力環境、良好的人際環境、優雅的美育環境、規律生活的意志環境中生活長大。孩子是環境塑造的動物,他是否性格優秀、快樂成才,也看環境的影響和熏陶。
3、豐富的生活情趣:
“馮式早教法”中設計的除胎教以外的15個早教區,100多種早期教育活動,絕大部分都應讓孩子6年間快樂地經歷,不可遺漏。定要培養起孩子的廣泛興趣,并學會自己認真專注地玩和學。孩子的正當情趣越廣泛,經歷越豐富,成才的根系和枝葉就越繁茂,這樣長大了必將成參天大樹和棟梁之材。
4、群體的快樂游戲:
人是合群的社會動物,人長大了也必得進入團隊發揮作用。所以早期教育一定要讓孩子從小有玩伴,要和鄰居小朋友在各種場所一起游樂、交往和自由玩耍,培養起他團結友愛、協作精神、遵守規則、競爭意識、領袖氣質和正確處理矛盾的能力等品質。
5、高大的楷模影響:
一定要多給孩子講名家、偉人的傳記故事,在孩子心里樹立他敬仰的高大形象,這是給他播下理想、志氣、氣概的種子。還要在家人、親戚、朋友、鄰居、同事,甚至報上登的大孩子中找一個大有出息的榜樣大哥哥或大姐姐,常常說說他(她)小時候怎么怎么好,現在怎么怎么好等等事例,大家都要流露贊美之情,這就給了孩子一個永遠抹不去的“心理的楷模” ,對孩子終身都起積極的作用。人的志向和氣概就是這樣誘導出來的,父母的言談和行為也要為孩子所敬重。
6、愉快的學習活動:
寶寶是人世間最神奇的學習能手,以上5個方面就是為他提供“適應性☆禁☆學習” 的環境和條件;另外還要滿足其“無意識探求性☆禁☆學習” 的本能,
有的父母把孩子整個童年送出去撫養和教育,五六歲再回家來,哪就糟了,“親生后母” 現象就產生了:兩個巨大而不同的“潛意識板塊” 必然摩擦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