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家長的心,早教也成了很多父母不敢忽視 的環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早教應該以何為主。
關于早教,不管是已經當了爸爸媽媽的還是準爸媽們,都在關心著這個名詞,特別是80后的我們。
先說說胎教,早教是從胎教就開始了的,我在懷孕的時候是很相信胎教的意義的,當時我覺得胎教必定還是有胎教的好處,不然千百年來,為什么會有了胎教這個詞呢,既然有權威人士說胎教有好處,那么是經過研究人員研究和統計的,胎教是培養一種先天的東西,不象后天的教育那樣。
書上說了,撫摸胎兒生后與父母感情甚深,長大了也比較知書達理。運動胎兒,生后身體素質比較高。輕打胎兒,生后比較聽話,守紀律,生活自理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強。與胎兒談天,生后語言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都不錯。總之,如果胎兒期就開始接受教育,出生后的孩子思維反應敏銳,接受能力強,學習成績優秀。還有人說,孩子出生后,在哭鬧的時候給他聽胎兒時期經常聽得音樂或者故事就會安靜下來。當時在孕期統統相信,所以也有進行胎教,但是沒有那么認真,只是偶爾的,而且都說胎兒對父親的聲音比較敏感,所以我就把任務基本都交給了她爹。
當寶寶生下來之后,慢慢的我開始覺得什么胎教早教的,
我曾經在懷孕的時候去過金寶貝聽過一次課,有很多家長都在反映,那么短的45分鐘,孩子能學到什么呀?的確孩子是學不到什么,因為孩子天性是愛玩的,那么短的時間可能孩子的注意力還沒有完全集中到課堂上,幾個月大的孩子,也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唱什么,但是這個課程是家長全程陪護的,其實他們就是在教一種方法,教會家長怎么和寶貝互動,怎么讓寶貝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畢竟是你天天跟孩子在一起,如果把那短短的45分鐘當作學習的終點,那就實在錯了。
簡單點講,我們家寶貝現在70多天,給她看一些黑白的圖形,多彩的形狀,她其實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她可能都看不懂,但是每次給她她都會認真地看,此時就培養了她認知各種圖形和色彩的能力,當她長到認識紅色、綠色的時候,她的腦子里會很清晰的分辨出不同的顏色,這時就說明她認知色彩的能力比較強。我的小外甥2歲就能分辨很多種顏色,是因為小時候有很多顏色的小汽車給他看,那時就潛在的培養了他認知色彩的能力。
總而言之,我認為早教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