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孕婦注射一次皮質類固醇,可以降低新生兒死亡、腦出血或因肺部發育不良出現呼吸問題的風險,但是如果每14天補注射一次類固醇,并不會改善嬰兒的健康狀況,反而會使得嬰兒體重較輕。
據路透社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早產風險較高的孕婦注射一次類固醇,有助于避免胎兒重大健康問題,但增加注射次數并不會帶來更大益處。
類固醇(steroid)是廣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大類環戊稠全氫化菲衍生物的總稱。又稱類甾醇、甾族化合物。類固醇包括固醇(如膽固醇、羊毛固醇、谷甾醇、豆甾醇、麥角甾醇),
以前的研究證明,孕婦注射一次皮質類固醇,可以降低新生兒死亡、腦出血或因肺部發育不良出現呼吸問題的風險,因類固醇可加快胎兒肺部和血管發育。
但《柳葉刀》(Lancet)雜志周四刊載的文章中稱,對20個國家1,858名婦女的研究顯示,每14天補注射一次類固醇,并不會改善嬰兒的健康狀況,反而會使得嬰兒體重較輕。
多倫多大學的Kellie Murphy博士領導了此項研究,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我們研究的重大發現是,
與足月分娩的嬰兒相比,早產兒容易出現健康問題或持續的缺陷,譬如肺部和胃腸問題、智障、腦癱、失明和失聰等,且容易夭折。
因此一些大夫建議早產風險較高的孕婦注射不止一次類固醇,認為這有助于胎兒發育,但其效果并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