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克、600克……如今,早產兒的最低體重和胎齡記錄屢屢被打破,讓人在感嘆醫療技術先進之余,也不免心有疑慮:早產兒怎么越來越多!據韓國醫學專家近期研究,妊娠34周至37周的“后期早產兒”罹患多種疾病的概率,遠遠高于滿37周至42周的“足月產兒”。如何預防早產的發生?這是越來越多孕晚期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感染是早產第一大隱患
“妊娠晚期,準媽媽最擔心的就是早產,而感染特別是生殖道感染是引發早產的第一因素。”孫利環解釋,不管呼吸系統、腸道等全身性☆禁☆感染,還是陰☆禁☆道炎、宮頸炎等生殖道感染,
所以說,預防早產,首要是防感染。準媽媽一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飯或外出就餐,避免急性腸胃炎和腹瀉;二要多喝水,防感冒;三要穿棉質、寬松內衣褲,一天一換,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
“一旦準媽媽出現外☆禁☆陰瘙癢、白帶增多等問題,及早到醫院做婦科檢查,查白帶常規。確診后選擇相應的陰☆禁☆道栓劑。”孫利環提醒說,切莫因為害怕藥物影響胎兒而放棄用藥,否則,陰☆禁☆道炎癥可能上行感染宮內,反倒容易導致早產甚至流產。
不過,孕晚期使用陰☆禁☆道栓劑治療婦科炎癥時,放藥不能放得過深,動作也要輕一點。
雙胎、多胎、胎位不正防早產
懷雙胞胎、多胞胎的準媽媽,同樣10月懷胎,孕育風險更大,
除了懷雙胞、多胞胎的準媽媽,胎位不正的媽媽也要當心早產,建議無不適癥狀者妊娠38周入院待產。
不過,臀位、橫位這兩種胎位不正的媽媽,如果不存在臍繞頸的問題,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試試“膝胸臥位”,或許能糾正你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這樣糾正:準媽媽穿著寬松、純棉衣服,采取跪伏的姿勢,雙膝彎曲跪在床上,大腿與床保持垂直;同時,
羊水過多也易早產
一聽說羊水過少,準媽媽都會擔心,怕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兒畸形。其實,羊水太多了,也不是啥好事。胡孟彩說,羊水過多,導致子宮張力過大,也容易早產。
除了妊娠糖尿病、中度貧血以及愛吃甜食、不愛活動的準媽媽可能羊水過多外,胎兒神經管缺陷以及有溶血問題的準媽媽,也容易發生這一問題,因此,很難預防。這可怎么辦?
“除了定期圍產保健外,一旦準媽媽感覺呼吸困難、乏力、心慌時,要及早到醫院做B超查查羊水多少。”胡孟彩說,在排除胎兒畸形等問題后,
宮頸口太松孕14~16周縫合手術防早產
對于宮頸口松弛的準媽媽來說,隨著妊娠月份增大,胎囊重量可能超過宮頸口的承受力,易導致頸管擴張、胎囊破水,這是反復早產甚至自然流產的較常見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會宮頸口松弛呢?除了刮宮、分娩或手術所致的宮頸損傷外,有些人是先天性發育異常。不過,即便發現宮頸口松弛,也不用太擔心。
“妊娠14~16周進行宮頸口縫合手術,即能解除這一早產、流產的隱患,而一旦到了孕晚期,
避免早產,32周后禁性☆禁☆生☆禁☆活、防便秘
妊娠早、中及晚期的前幾周,健康的準媽媽還是有權享受性☆禁☆趣的,但到達32周后,請切記禁止性☆禁☆生☆禁☆活。胡孟彩說,這既是為了防止感染婦科炎癥,也是避免腹壓過大或刺激太強引起宮縮,進而引發早產。除此以外,準媽媽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糖尿病、雙胎、多胎等早產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以下方面:
1.營養全面,多喝牛奶,
2.避免劇烈活動,特別是要少做彎腰等會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
3.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難誘發早產。
4.左側臥位,避免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