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軍302醫院感染一科的主治醫師聶為民介紹,我國瘧疾流行區非常廣泛,全國各省、自治區均有發病,但以北緯25度以南為多,特別是在云南中緬邊境地區,人員出入境頻繁,極易出現境外疫情的輸入和傳播,以及疫情的暴發流行。雖然瘧疾在我國廣泛流行,但北方地區發病率極低。而現在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性增加,瘧疾流行的地域特點逐漸減弱。近兩年北京市本地居民發病率也有所上升。每年不少地區都會出現瘧疾感染病例,例如,截至今年7月,四川省已發現輸入性瘧疾病例80例,其中惡性瘧疾43例,
聶為民提醒,夏季,蚊子活動十分猖獗,瘧疾發病的危險因素十分高。
隔日一次“寒熱出汗”是瘧疾的典型特征據302醫院的聶為民醫生介紹,瘧疾是由瘧原蟲所致的一種蟲媒傳染病,以中華按蚊為傳播媒介。瘧疾的傳染源是現癥病人和帶蟲者,人群普遍易感,反復多次感染后,人可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性免疫力。另外,輸血也可以傳播瘧疾。
“瘧疾的主要表現是寒戰、發熱、大汗,其發熱具有明顯的規律性。”聶為民說。據了解,瘧疾最常見的類型就是“間日瘧”,顧名思義就是隔日發作一次;“惡性瘧”,即每日均發作。據介紹,發作一次瘧疾的全過程大致為:首先出現疲乏、頭痛、畏寒,進而出現寒戰,此時患者明顯感覺發冷,
那么,與病人在一起生活,會不會被傳染?聶醫生說:“血液傳播主要是醫源性的,因此與瘧疾病人一起吃飯、擁抱、洗澡等生活接觸不會感染。”
瘧疾并發癥嚴重一經發現應立即去醫院
聶為民說,目前瘧疾的治療藥物主要是伯喹、氯喹以及青蒿素,療效肯定。青蒿素是我國首先自行研發成功的抗瘧藥,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但如果不在醫院進行全程和正規的治療,有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如腦型瘧、黑尿熱而死亡。聶為民表示,對于傳染病,主要在于做好預防,瘧疾的預防手段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
氯喹用法是:口服一次300毫克,7至10天后再口服一次300毫克。在惡性瘧多發地區可用:哌喹600毫克+磺胺多辛200毫克,每月一次;乙胺嘧啶50毫克+磺胺多辛1000毫克,每7至10天一次;乙胺嘧啶50-75毫克+磺胺多辛1000-1500毫克+甲氟喹500-750毫克,每半月一次。
聶為民再次強調,外出旅游時候,市民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防蚊子叮咬,以防止瘧疾的發生。鑒于瘧疾并發癥嚴重,故一旦出現可疑瘧疾患者和發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