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段時間,安徽省教育廳發布了一項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幼兒園一律不得使用幼兒教材、課本等變相教材,強調嚴格按照幼兒身心成長規律開展保育教育工作,嚴禁“小學化”教學。
這本應是一件大好事,卻引起多方爭議,有來自出版社的反對聲音,因為經濟利益受到沖擊;有來自個別幼兒園的反對聲音,因為無法突出幼兒園的“特色”;還有來自部分家長的反對聲音,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來幼兒園不光是玩的,交了那么多學費,總得學點東西…… 一項以孩子成長為本的規定,為何難以全面實施呢?
學校篇
公辦:大多遵守教育大綱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提升,很多人開始反對幼兒教育“小學化”,那么廣州市幼兒園的教育情況又如何呢?現在廣州市的公辦幼兒園大多都能遵守教育大綱,教師、孩子都沒有配套的教材。該幼兒園的園長介紹道:“在我們孩子的書包里,
民辦:“小學化”嚴重
民辦幼兒園情況卻不大一樣,他們的孩子音樂課要學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數學課要學習20以內簡單的加減法;因為是雙語教學,孩子在外教課上全部用英語對話;一周有兩節識字課,三年下來,也會認識幾百個字。
記者了解到,大多數民辦幼兒園都會將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迎合家長的需求,
專家篇: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專家認為,一些家長由于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學習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這是揠苗助長。
廣州市某幼兒園的王園長談道,在幼兒園關鍵還是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在幼兒教育中,一般不會要求孩子握筆寫字,也不會讓孩子有書面算題,他們盡量用各種游戲激發孩子的思維。
比如,在美術課上,將紙揉成紙團或用其他輔助工具,蘸上色彩,在白紙上繪出漂亮的圖畫,老師不會對孩子的作品評價好壞,
家長篇:半數家長順其自然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一項調查:“你是否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盡量多的漢字、計算、背誦?”對于這個問題,55%的家長認為順其自然最好,39%的家長表示支持孩子學更多的東西。
記者采訪了兩位觀點不同的家長,其中王女士觀點鮮明地表示,希望女兒學到更多的知識。“雖說小學入學是免試,但還是會有一個面試的程序,在這時候,孩子都會拼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唱歌、跳舞這些基本每個孩子都會,如果再能背誦幾首唐詩,算幾道數學題,豈不是能贏得更多面試分,誰不喜歡聰明的孩子呀,所以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盡量多學些東西,
相關資料
奧地利:想象幼兒園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個“想象幼兒園”,是以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為“特色”的。步入其中一個教室,猶如走進了童話世界。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盡情張開想象的翅膀,把自己裝扮成美麗的白雪公主、可愛的灰姑娘、可憐的丑小鴨或兇惡的大灰狼……
在一個被命名為“太空世界”的教室里,孩子們可駕駛模擬太空船遨游浩瀚的宇宙,
這所幼兒園并不設電腦課,甚至也不鼓勵孩子多看電視。幼兒園的管理者們認為電腦當然要學,但不是在幼兒期,而是學齡后,因為技術雖給人類帶來了方便,也給人類帶來了懶惰乃至不思進取。
幼兒階段教育目標
據教育部文件規定,在幼兒階段,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完成5個教育目標:
健康目標: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有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識,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
語言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社會目標: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能遵守日常生活的行為規則,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同學,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科學目標:對周圍的食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表達、交流探索的結果。能從游戲中感到數量關系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愛護動植物,關心環境資源。
藝術目標:初步感受并喜愛生活中的藝術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演。
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語言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社會目標: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能遵守日常生活的行為規則,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同學,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科學目標:對周圍的食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表達、交流探索的結果。能從游戲中感到數量關系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愛護動植物,關心環境資源。
藝術目標:初步感受并喜愛生活中的藝術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