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是怎么回事?
癔病又稱歇斯底里,神經官能癥的一種,是大腦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功能紊亂,但無器質性☆禁☆病變。常因委屈、氣憤、驚恐、失望、羞慚和悲傷等精神刺激而突然發作,兒童少見。發病者性格脆弱,脾氣怪癖,孤獨不合群,在家中被過份溺愛或特別不被人喜歡。
兒童得了癔病有哪些表現?
癔病表現多種多樣,可與多種疾病的癥狀相似。有的表現為大聲哭鬧、亂叫亂罵、撕衣咬物、哭笑無常,甚至傷人毀物;有的突然昏倒、雙目緊閉、四肢僵硬;有的肢體不規則抖動,出現各種癱瘓、皮膚麻木、耳聾、失明、失語等。
精神治療是癔病治療的基礎。患病兒童的生活要有規律,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對學習成績不佳者不能采用打罵、威嚇、罰寫字等粗暴方法,避免精神刺激。
暗示療法常用于消除癔病的癥狀。治療開始前,家長和醫生要向小兒詳細說明癔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取得小兒的合作與信任非常重要。然后根據病情選擇針對癥狀的方法,
配合言語暗示治療,如活動“癱瘓”的肢體,練習“失語”后的發音等,往往能很快見效。發作停止和癥狀好轉后,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鞏固療效。對癔病性抽搐和過度興奮的小兒,要去醫院注射鎮靜劑等,在家中可采用穴位強刺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