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劃,媽媽就必須掌握從親喂轉為瓶喂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媽媽親喂母乳是最好的育嬰方式,
滿月之后即可開始訓練
有計劃重回職場的媽媽,想要轉為瓶喂,一定要及早開始,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喝奶方式。臺灣國泰綜合醫院嬰兒室護理師蔡瑞蕓表示,在計劃完全轉為瓶喂的前兩周,就必須開始轉換過程。"常見許多媽媽等到要上班的前一周或前幾天,才突然完全改為瓶喂,因為寶寶沒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哺喂方式,必然會有強烈的抗拒反應。
采取漸進方式逐步轉換
除了必須給寶寶充裕的時間慢慢適應之外,蔡瑞蕓護理師提醒媽媽,剛開始轉換時,要注意采取漸進的方式,從一天一次瓶喂慢慢增加到兩餐瓶喂,或是調整為白天瓶喂,晚上親喂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突然完全改成瓶喂。此外,改用奶瓶時,建議由家人來喂奶,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選擇合適的奶嘴尺寸
奶嘴有分不同的尺寸大小,就連奶嘴洞也有不同的類型之分,例如圓洞、十字洞、Y字洞等。蔡瑞蕓護理師表示,有些媽媽覺得寶寶喝的速度很慢,就想要給寶寶換用大一點的奶嘴孔,
注意母乳回溫的方式
習慣了喝新鮮的母乳,有些寶寶會抗拒喝冷凍過的母乳。蔡瑞蕓護理師提醒媽媽應該在前一天就先將隔天要喂的母乳冷藏回溫,避免直接將冷凍母乳加熱喂寶寶。寶寶要喝奶之前,再將冷藏解凍后的母乳倒入奶瓶,以45℃溫水隔水加熱后再給寶寶喝。此外,需注意加熱的溫度過高會破壞母乳養分,因此,不建議用煮沸或微波加熱的方式處理母乳。
由于母乳在常溫下容易滋生細菌,回溫后應在2個小時內喝完,
問答:親喂轉成瓶喂之后,該如何判斷寶寶一餐的奶量?
蔡瑞蕓護理師表示,若根據寶寶出生天數、體重、胃容量變化來計算寶寶需要的奶量,在3個月大以前,寶寶一天需要喝6~8餐,出生后第1周,一餐奶量約為30~50毫升,滿月之后則約為80~90毫升。轉成瓶喂之后,建議媽媽采取定時定量的哺喂原則,每餐需間隔3~4小時,如果寶寶提早哭了想喝奶,可以增加下一餐的奶量,但每次增加量為10~20毫升為原則,滿月之前,一餐奶量不要超過150毫升,一天增加的量不要超過4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