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向來都有“素中葷”“植物肉”的美稱,因為它是由黃豆制成,具備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也難怪有此稱謂了。而且有人戲稱,豆腐是我國的“第五大發明”所以在備孕期和妊娠期的時候,豆腐可是準媽媽們最青睞的食品了。但是關于豆腐的幾點知識,您可能就不知道了。
不同豆腐,營養有別
傳統的中國豆腐是將黃豆浸泡于清水,泡脹變軟后磨成豆漿,然后用鹽鹵或石膏“點鹵”,使豆漿中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凝聚而成。而如今市場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假豆腐”等幾大類。
南豆腐:
又稱嫩豆腐、軟豆腐,
北豆腐:
又稱老豆腐,一般以鹽鹵(氯化鎂)點制,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餡等。盡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其鎂、鈣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幫助降低血壓和血管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內酯豆腐:
這是豆腐的一種較新的制作方法,拋棄了老一代的鹵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膠之類物質保水。雖然質地細膩,口感水嫩,但沒有傳統的豆腐有營養。因此也沒有廣泛的被群眾所接受。
“假豆腐”:
現在的市場是花樣百出,“花樣豆腐”層出不窮,日本豆腐、杏仁豆腐、奶豆腐、雞蛋豆腐等。雖然同叫“豆腐”,模樣都是水潤白嫩,吃起來口感爽滑,但卻和豆腐一點關系也沒有。因為,這些“豆腐食品”的原料中壓根沒有大豆。以日本豆腐為例,其實,就是用雞蛋制成膠體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雞蛋豆腐”。換言之,后兩者都是食品加工工藝的成果,說白了就是“豆腐狀的添加劑”,尤其是“假豆腐”。
所以說到這里,家長們和準媽媽也知道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豆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