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縮短。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兩個月,16-18小時,四個月,15-16小時,九個月,14-15小時,12個月,13-14小時,兩歲12.5小時,三歲,12小時,五歲,11.5小時,七歲,11小時,七歲以上9-10小時。
為什么孩于需要比成年人更多的睡眠呢?原來,興奮與抑制在神經系統的活動中是一對矛盾,互相制約,互相轉化。如果只興奮不抑制,或只抑制不興奮,那就會出毛病。孩子的神經系統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尚不成熟,它的興奮活動不能持續較長時間,也就是說容易疲勞,而疲勞的結果就轉人抑制,轉人睡眠,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
那么,怎樣來安排這么長的睡眠呢?孩子的飲食習慣要求間隔時間短,這就發生了吃扔與睡眠爭時間的矛盾,要解決好這個矛盾,就要逐漸養成夜間睡眠不吃奶的習慣,也就是說夜間安排較長時間的睡眠,剩下一小部分在白天補足。這樣,孩于和大人都能得到充分休息。訓練夜間睡眠也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做父母的要耐心培養、循序漸進。開始晚餐要吃飽吃好,給些高蛋白、高熱量,經時候的食物,
應養成一放到床上就自己人睡的好習慣,不要在睡前抱粉搖動或用搖籃,或唱催眠曲。實際上這些也是一種習慣,完全是父母不必要的動作所養成,如睡前的搖動會使孩子產生頭暈的感覺,每次睡前必須有這種感覺才睡,這就形成一種不良習慣,結果是做父母的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