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
批評孩子盡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
二、批評孩子之前要讓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犯了錯,特別是犯了比較大的錯或者屢錯屢犯時,做家長的難免心煩意亂,情緒波動會比較大,很可能會在一時沖動之下對孩子說出不該說的話,或者做出不該做出的舉動,
三、批評孩子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導致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孩子主觀方面的失誤,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從主觀方面來說,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無心所致;有可能是態度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所以,當孩子犯錯后,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
四、批評孩子之前可先進行自我批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犯錯誤,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責任。在批評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來一番自我批評,如:這事也不全怪你,媽媽也有責任;只怪爸爸平時工作太忙,對你不夠關心等等,會讓家長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會讓孩子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批評,還可以培養孩子勇于承擔責任、勇于自我批評的良好品質,一舉多得,我們作父母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五、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要形成“統一戰線”。
中國有句古話叫“嚴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還延習著這一傳統,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為如果這樣,當孩子犯錯后,他們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積極去尋求一種庇護,尋求精神的“避難所”,他們甚至可能因此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所以,當孩子犯錯后,父母一定要旗幟鮮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統一戰線”,共同努力,讓孩子能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六、批評孩子之后要給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錯后,情緒往往會比較低落,心情往往也會受到影響,父母在批評孩子后,
批評孩子是一門藝術,我們每個做家長的,都應該努力去學習、去探討這門藝術,讓我們對孩子的批評能有的放矢、一針見血、行之有效;讓我們對孩子的批評能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孩子的心田,讓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