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觀點>>>
興趣培養重在堅持
只有走“純美術”之路的孩子才可以學素描嗎?這位孩子今后就不可能在“美術”方面有所成就嗎?我想,答案是不確定的。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小夏的兒子對素描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這是多么難得呀!只要堅持下去,孩子的將來就很可能和“美術”結下不解之緣。在這樣一個兩難的抉擇面前,我認為作為家長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好興趣培養和學習間的矛盾。我們少藝校的孩子個個都有專業特長,很多家長在這方面都有自己的招術,向夏媽媽支幾招:
1、課外培訓有限度。孩子的課外學習項目不能超過3個,而且要優先考慮孩子感興趣的項目,千萬不要只考慮主科的課外輔導。
2、合理安排有計劃。很多家長替孩子做主放棄興趣培養最大的原因就是時間不夠用。其實,時間夠不夠用在于個人的安排,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有計劃地安排時間,如:周末有興趣培訓,那么周五晚就要專心完成周末作業。
3、勤奮練習有引導。興趣能激發孩子勤奮,家長要善于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引導孩子通過擠時間、勤練習,做到學業與興趣兩不誤。
興趣培養重在堅持,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金子。 ——市少藝校張靜
如何塑造人是第一位
我對這位家長的作法有幾點不同的意見:一“不打算讓孩子走專業路線就不去學了”,
我認為,孩子應該繼續上興趣班。
家長觀點>>>
靜下心了解孩子
兒子要不要上興趣班?學點什么東西?要不要繼續學下去?……面對這些本該讓孩子一起來參與決定的問題,
為什么不問問孩子自己的主意?為什么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特長和喜好?也許是因為這位媽媽覺得兒子太幼稚了,但她可能沒想到:孩子的過分幼稚可能恰恰是因為她太包辦的原因。
這個社會有些浮躁,而家庭教育也因此變得浮躁,看了這篇稿子,就仿佛看到一個總是在“急急忙忙”的媽媽,急急地把孩子送進美術學習班,急急地批評孩子,急急地要讓好不容易上路的孩子停上興趣班……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靜下心來,
我把興趣班理解成為美育,認為孩子是有必要學習的。音樂、美術,甚至棋類或者某一項運動,這不是為了將來謀生或者是有大的出息,而是為了讓孩子以后的生命豐富多彩。
我的觀點,孩子在剛開始學習時,不能由著孩子選擇,應該大人說了算!因為當所有的興趣變成學習的時候,大多數孩子不會認為這有什么趣味,所以大人要注意觀察,發現孩子身上比較好的部分,對他的長處進行重點培養。
當孩子某方面的特長已經變成興趣后,就不要輕易放棄,最好專攻一門,不要濫學。家長也不要急于求成,
孩子學了3年的素描,喜歡上了素描,并獲得了老師、同伴的欣賞,媽媽還要因為興趣會影響學業而猶豫著要不要中斷,答案當然是:繼續。
一個人有興趣是件幸福的事,如果這個人的興趣從小就開始培養并堅持下來,成年之后一定是受益者。事實上,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分清主次,讓學習與興趣兼顧。我兒子從中班開始跟老師學畫畫,學到現在,每周學一個下午,平時在家里自己涂鴉。上學了,作業做累了,他就天馬行空地畫幾張“速寫”,看到他畫畫時開心的樣子,我就覺得堅持是值得的。
現在的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興趣時,腦子思考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需求,而是名次、加分、保送這些功利的因素。古人云“無心插柳柳成蔭”。我認為,如果孩子有興趣,不管是學習,還是畫畫、舞蹈,家長都應該盡量支持,如果孩子真的學有所長,顯示天賦,將興趣培養成專業,亦無不可。——跳跳媽
現在的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興趣時,腦子思考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需求,而是名次、加分、保送這些功利的因素。古人云“無心插柳柳成蔭”。我認為,如果孩子有興趣,不管是學習,還是畫畫、舞蹈,家長都應該盡量支持,如果孩子真的學有所長,顯示天賦,將興趣培養成專業,亦無不可。——跳跳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