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的家長認識到,寶寶發燒僅僅是一種癥狀,而非一種疾病,它是寶寶身體抵抗疾病的一種反應。但是,面對發燒的孩子,年輕的父母們在護理方面依然存在眾多誤區,例如退燒后馬上停藥、認為輸液好得快等,只有盡量避開這些誤區,孩子才能在疾病中收獲免疫力。
寶寶發燒的過程,事實上是一個讓身體不斷“學習”的過程:認識各種細菌和病毒,并對它們產生抵抗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構建自身的免疫系統。媽媽們在護理時需要避開以下認識上的誤區,給孩子更好的照顧。
誤區一:抗生素退熱快 一發燒就用抗生素
孩子發熱時會食欲減退、精神不好,家長為了讓孩子盡可能少受罪,一見孩子發燒馬上就使用抗生素。家長常認為發熱即是炎癥,需要使用抗生素,卻不知許多發熱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如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導致,
誤區二:寶寶發燒多捂捂 出汗多退燒快
這一認識上的誤區大多來自老一輩的“經驗”,寶寶一發燒,就給他穿得里三層外三層,或是干脆喝碗姜湯蓋上大棉被。有的老人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千萬別再受寒;有的家長則表示,穿得厚點是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
發燒捂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專家介紹,孩子發高熱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確實可能出現頭部滾燙、手腳冰涼情況,但不能一味蓋被子或加衣服,正確做法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
誤區三:怕孩子疼不愿接受血常規化驗
我國存在著嚴重的濫用抗生素的情況,為了讓孩子免受抗生素副作用的侵害,當孩子發燒就診時應該檢查一下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數不高,
誤區四:一發燒趕緊自行服用退燒藥
一對年輕父母抱著剛出生十幾天的新生兒沖到兒科,焦急地告訴醫生孩子發燒了,必須馬上吃退燒藥!“聽說如果不吃退燒藥,孩子持續發燒可能會燒壞大腦!”這對父母表示。
事實上,2個月以上的嬰兒才能“考慮”用退燒藥,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因為新生兒體質弱,
對于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例如貼退熱貼、洗熱水澡等。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以前出現過高熱驚厥,此次再次發燒,則來勢比其他孩子更為兇險,對這類孩子應該積極退熱,可以在體溫38℃或之前就服用退熱藥,以求盡快降溫。
誤區五:寶寶退燒了,可以立即停藥了
孩子體溫正常后不等于疾病治愈,它只是預示疾病有所好轉,而造成感染的病毒或細菌此時不一定被徹底控制。所以用藥需要一定的療程,才能徹底消滅體內的細菌、病毒而完全治愈,否則疾病有可能“死灰復燃”,所以退熱后不要立刻停藥,盡可能按療程服用藥物。中醫中藥可以說在這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理脾胃,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激發食欲,促進營養的吸收,使機體各器官的功能很快得以恢復,并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清除體內的余邪,使病情完全治愈。
誤區六:孩子生病虧著了要進補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多數會影響脾胃功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家長不必過于焦急和憂慮,這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燒退了以后,小兒消化吸收功能可逐漸恢復,但不可能一下子恢復到正常水平。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發熱時吃飯較少,病后應盡快補充。其實這時,小兒形氣未充,各個臟腑機能尚不健全,消化能力較弱,過分的補充不但不會吸收,還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個別患兒因為體內邪熱未清,又進食油炸甜膩食物助濕生熱,造成病情反復,中醫稱“食復”。臨床經常看到一些孩子病情本來已經好轉,發熱已經好轉,由于進食過多油膩食品,發熱再次出現。
因此,退燒后的飲食最好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蛋羹、面條等,不要讓孩子吃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雞、炸薯條、奶油蛋糕、排骨等,以免影響身體恢復。
誤區七:高燒也不吃退燒藥 怕影響醫生診斷
孩子都已經燒得滿臉通紅了,家長見到醫生還說沒有給吃退燒藥,說怕吃了退燒藥,影響醫生判斷病情。專家表示,最好隨時配備體溫計給孩子測體溫,一旦高燒超過38.5℃以上,就應該及時吃退燒藥。吃退燒藥一般不影響醫生診治患兒。現在門診病人多,輪候時間長,孩子都已經高燒才抱來醫院,一等還得三四個小時才能看病、治療。長時間高熱不處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情況。
使病情完全治愈。誤區六:孩子生病虧著了要進補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多數會影響脾胃功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家長不必過于焦急和憂慮,這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燒退了以后,小兒消化吸收功能可逐漸恢復,但不可能一下子恢復到正常水平。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發熱時吃飯較少,病后應盡快補充。其實這時,小兒形氣未充,各個臟腑機能尚不健全,消化能力較弱,過分的補充不但不會吸收,還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個別患兒因為體內邪熱未清,又進食油炸甜膩食物助濕生熱,造成病情反復,中醫稱“食復”。臨床經常看到一些孩子病情本來已經好轉,發熱已經好轉,由于進食過多油膩食品,發熱再次出現。
因此,退燒后的飲食最好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蛋羹、面條等,不要讓孩子吃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雞、炸薯條、奶油蛋糕、排骨等,以免影響身體恢復。
誤區七:高燒也不吃退燒藥 怕影響醫生診斷
孩子都已經燒得滿臉通紅了,家長見到醫生還說沒有給吃退燒藥,說怕吃了退燒藥,影響醫生判斷病情。專家表示,最好隨時配備體溫計給孩子測體溫,一旦高燒超過38.5℃以上,就應該及時吃退燒藥。吃退燒藥一般不影響醫生診治患兒。現在門診病人多,輪候時間長,孩子都已經高燒才抱來醫院,一等還得三四個小時才能看病、治療。長時間高熱不處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