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時,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但孩子接受新知識,新文化是要一段過渡期。當孩子未能馬上接受某項新知、沒能一時達到理想效果或者對某個方面的學習不感興趣時,我們不妨讓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心情緩一緩,讓教育孩子的思路緩一緩。這樣才不會打壓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用老母雞講了一個教育方式的問題。他把一只老母雞放到講臺上,平靜地說:“這只老母雞已經3天沒有吃東西了,你們看我是怎么喂它的。”說著他一把抓住老母雞的翅膀,強性把雞嘴對準米粒,
教育是“緩”的藝術,尤其當孩子接受某項新事物時,更需要多一份“緩”的從容。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聲,多陪孩子散散心,多考慮考慮孩子的長處與短處,給孩子適當的緩沖。否則,為了取得認為理想的教育效果,
很多父母不顧孩子的想法,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卻硬塞給孩,孩子已經在某方面學習得適度了,還要強加給孩子。那么,孩子本來健康的求知欲反而會被挫敗。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麻煩的事,要有一個長期的規劃。父母可以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而不是被動接受父母派給自己的任務。只有孩子培養起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孩子養成愛學習的習慣,這樣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終身學習能使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