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是中醫學上的一個概念,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的意思。但是,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
宮寒的癥狀
"子宮寒冷"并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后,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后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兒發育遲緩等等。
宮寒的原因
臨床上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它一方面與體質有關,例如那些平日里就怕冷,
宮寒是女性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據臨床醫學專家估計,大概有60%的婦科疾病由宮寒所致,可見宮寒的破壞力非同小可。而時下女性,尤其年輕女性對宮寒造成的不孕似乎更為關注,那么,宮寒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消除呢?
每周做3-4次"暖宮操",子宮溫度可提高0.15 !
"暖宮操"做法:
雙膝自然分開,舒適地跪在床上,挺直腰部,向前彎腰,讓胸部盡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鐘。
中醫養生調理宮寒
1、月經期間調養: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讓月經排除干凈,也活氣血,暖宮。
2、日常進補: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椹子、當歸、雞血藤、生姜和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于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
3、茶飲調養:紅姜茶,取紅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
4、中藥泡腳:艾葉、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5、艾灸療法:艾灸神闕、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6、日常運動:"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宮寒者禁食的一些食物:
1.白菜
白菜的性能味甘,性微寒。能益胃生津,清熱除煩,
2.白蘿卜
蘿卜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宮寒等患者忌吃。食物相克:白蘿卜忌人參、西洋參同食。
屬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荸薺、菱肉、百合、藕、竹筍、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馬齒莧、蕨菜、苦菜、薺菜、香椿、莼菜、黑魚、河蟹、泥螺、文蛤、蟶子、海蜇、海帶、紫菜、田螺、河蚌、蛤蜊、牛奶、豆豉、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這些食物宮寒者都應該慎吃。
另外,宮寒的人要多運動。雖然宮寒的人偏于安靜沉穩,運動多了易感疲勞,但"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