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心理專家發現,人悲傷時掉出的眼淚中,蛋白質含量很高。這種蛋白質是由于精神壓抑產生的有害物質,積聚于體內對人體健康不利。眼淚能把體內積蓄的導致憂郁的化學物質清除掉,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哭泣超過15分鐘可損害胃腸
專家認為,女子的壽命普遍比男子長的原因,除了職業、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優勢之外,善于啼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通常人們哭泣后,情緒強度會減低40%,反之,若不能利用眼淚把情緒壓力消除掉,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過,哭不宜超過15分鐘。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緩解后就不能再哭,否則對身體反而有害。因為人的胃腸機能對情緒極為敏感,憂愁悲傷或哭泣時間過長,胃的運動會減慢、胃液分泌減少、酸度下降,會影響食欲,甚至引起各種胃部疾病。
當孩子開始哭泣的時候
毫不奇怪,當孩子開始哭時,我們會心煩。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注意到,情況并非如此,孩子可能會安靜下來,但仍然不高興,長時間情緒低落。打不起精神,不再信任別人。對一切都不滿意,父母也為此感到氣惱,整個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在孩子開始哭時,也許我們換一種做法可以做到直接調整孩子情緒的作用。只要我們留在孩子身邊傾聽他,不打斷他的哭泣,他的煩惱會隨著哭泣逐漸消散,
哭泣是自然的康復過程
要理解孩子對哭的需要,可以設想他們站在一條窄窄的平衡木上。在平衡木上,快樂情緒使他們善學,樂于接受我們的建議或幫助。由于感到安全和受到關懷,他們能不斷嘗試,一次不成就再來一次。但他們這種寶貴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也很容易受干擾,
哭泣是愈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有你在他身邊,他會感到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支持和關心。一旦通過哭泣排除了煩惱,他就又可以精神煥發地面對生活。所以,傾聽哭泣的孩子,能使他得益于所面對的困境,并從所受的傷害中恢復過來。
小事情會引發大的情緒波動
大哭不止,直到不快情緒消失——這種康復過程會很自然地發生在孩子身上。每當他們感受不到愛或喪失信心時,
告訴你他大哭的真正原因;有時,孩子可能哭完就跑出去玩,什么也不說。我們苦苦地想要知道孩子究竟為何如此傷心,但孩子有時候說不出自己的感覺,好在我們能做到傾聽他們。有我們在他們身邊,他們就能完成康復過程,盡管我們對其內容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