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寶寶開口說話后都是一個字或兩個字的發音,那么家長該如何開發寶寶的語言能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大人平常不斷地用語言對寶寶生活的環境和接觸的事物進行描述,慢慢地寶寶就熟悉了這些聲音,并開始把這些聲音與當時能夠感覺到的事物聯系起來。因此,這個階段,寶寶對大人發出的一些聲音能做出應答;當大人說到一些常見的物品時,嬰兒會用眼睛看或者用手指該物品。
7~9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接受能力和理解簡單字詞的能力,正處于學聽話階段,
多和孩子溝通,以促進語言發展
聽懂成人對話,對嬰兒心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今后語言的發展打下基礎。因此,父母應該多和孩子說話,并注意將語言、物體和動作聯系起來,通過嬰兒的視覺、聽覺及觸覺等來幫助嬰兒進一步理解語言。如,媽媽拿一個小熊讓寶寶摸一摸,抱一抱,并且慢慢地告訴寶寶:“小熊!這是可愛的小熊,你認識嗎?”多重復幾遍,以后寶寶就知道小熊是什么了,當你要他尋找的時候,
學會了聽話,或者說具有了理解簡單字句的能力,已經意味著寶寶進入了說話的第一階段,是寶寶在語言發展上很關鍵的一步。這個階段,家長要多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交流時要盡量用兒語,可以表情和肢體語言相配合,以便于寶寶理解、學習。
每天從睜眼起,就不停地跟寶寶保持交流說話,是家長教寶寶說話的最好方法。一定要注意和寶寶說話要用兒語,如“抱抱”“飯飯”“打打”等,并要結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努力讓他先理解然后開始學,如媽媽說抱抱時,寶寶懂了,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寶寶語言能力開發三原則
寶寶語言能力的開發是一項技術性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信息量大。
2)給予鼓勵。對寶寶發出的每一個新音節要給予掌聲與擁抱,讓他知道表達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這樣便會勇于嘗試;
3)需要耐心。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是通過成人在固定環境下用固定手勢與固定發音的反復刺激而達到的。因此,家長的耐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樣的詞或句子每天多次重復,有時甚至重復上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