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校教育相比較,家長若以教孩子讀書、識字、做習題等文化知識為家教的主要任務是沒有什么優勢的,也是不會取得多大成效的。
很多家長都信奉“智力開發越早越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廣告語,他們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舍得投資,舍得下工夫,使孩子早早地就背上了學知識的包袱。他們這樣做有意義嗎?
“智力開發越早越好”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孩子的智力是越早開發越好。
普通家長要開發孩子的智力,首先得懂智力開發的規律,知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他們能接受什么,愿意接受什么?他們在幼兒園或學校已學了哪些知識,在家還需對他們給予哪些方面的幫助和支持?
要知道,學知識和智力開發并非一回事。學知識、用知識需要發揮智力的作用,學知識、用知識的過程也是發展智力的過程。
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很多的知識,但一個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在智力上有很大的發展。知識和智力具有密切的關系,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脫離具體的知識、經驗的純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但知識和智力又不是一回事,不能簡單地說,教孩子認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詩就是開發了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