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接種疫苗的種類越來越多,不少重大疾病都納入了免費接種疫苗的范疇,大大降低了兒童患病的風險性。可是,不少兒童在接種疫苗后出現發熱、倦怠、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的癥狀,也給家長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惑:疫苗是不是存在不安全因素?哪些是接種疫苗的異常反應?如果說免費疫苗是必須接種的,那不免費的疫苗是否也有接種的必要呢?接種疫苗有沒有什么禁忌呢?對于以上問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醫院區感染科主任徐翼作了一一解答。
困惑
孩子接種疫苗后發燒,
專家解答:
要明確一點,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接種疫苗是很安全的,可以有效預防疾病。不少家長對此有誤解,覺得孩子接種疫苗后出現發燒、倦怠、食欲不振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進而產生不信任。實際上,因為疫苗對機體而言屬于“外來入侵者”,會激發免疫功能起反應,因此,在接種后24小時之內發熱低于38。50C,孩子精神好,沒有其他異狀,一兩天后就退燒,是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類似的還包括出現皮疹、嘔吐、四肢乏力、腹瀉以及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硬結等,多在1-2天內自行恢復,通常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不過,也有少數兒童接種疫苗后出現持續高熱、驚厥、嘔吐、皮疹難以消退的癥狀,
困惑
哪些疫苗必須接種?哪些疫苗不一定接種?
專家解答:
預防接種疫苗分為兩類。一類是計劃內的,由政府免費提供,為強制性接種;一類是計劃外的,由公民自費且自愿受種。計劃內的疫苗必須接種,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即糖丸)、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破傷風疫苗、水痘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
計劃外的疫苗是否接種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某類疾病只是季節性的預防,如流感、肺炎等,在沒有區域大規模流行之前,可以不接種。但若經濟條件允許,自己有這個意愿,或者所在區域內發病率高,又或與病患有密切接觸者,可以接種計劃外的疫苗。
就目前而言,甲型H1N1流感在社區爆發的危險性增大,但還不適宜大范圍預防接種。作為高危人群的嬰幼兒、孕婦和患有基礎疾病如冠心病、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老年人,可以考慮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
困惑
接種疫苗有什么禁忌?
專家解答:
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正患發熱、腹瀉等急性疾病的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待身體好轉后再接種。此外,不同種類疫苗的禁忌不一樣:免疫缺陷者、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兒童,
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家長應該在接種前了解接種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每次接種前,向接種人員提供兒童的健康狀況及既往病史、過敏史。接種時不要進食或嘴里含食物以免發生氣管堵塞。接種后,兒童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