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左右:嬰幼兒的性別認同一般出現在1歲6個月至2歲之間,一些孩子在2歲左右已經能正確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別,但仍然不能確定自己的性別。
2、3歲左右:到了3歲左右時,多數孩子可以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但無法明白性別是不便的這個真理。
3、3歲以后:3歲以后直至學齡前,孩子便慢慢地對性別產生了堅定的概念,可以明白自我的性別以及他人的性別是不變的。
幼兒的性別偏愛往往最早出現于對待玩具上,約14~22個月時,男孩常常喜歡小汽車類的玩具,而女孩則喜歡洋娃娃等,進入幼兒園后多會偏向于性別相符合的活動,
性別角色混亂或性別識別障礙常常表現為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就是有時說的“娘娘腔”和“假小子”,仔細辨別其性別角色,及時加以正確引導,使以后的心理發展正常,避免出現同性戀、異性癖等現象出現。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是有性別的,但是他們的行為是不受性別意識支配的,當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環境時,他們自己的身體是包括在這種探索中的,這種探索是健康的,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存在“道德問題”。寶寶對自己身體器官的探索、以及通過和別人的交往,逐漸建立了自我意識和對性別的理解。
性別意識是寶寶形成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