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時期,再加上新媽媽缺乏育兒經驗,在寒冷的冬季,護理新生兒就更加難了。下面一起來看看,新生寶寶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媽媽特別注意的。
冬季新生兒喂養注意3要點
1、冬季新生兒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
Q:醫生,您好!我還有一個星期就到預產期了,大家都說母乳喂養好,有人說媽咪的初乳對新生寶寶很重要,有人說新生寶寶不能喝初乳,請問這兩種說法哪種正確呢?冬季寶寶母乳喂養要注意哪些事項?
A: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病時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有條件的媽媽,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喂母乳。給寶寶穿一兩件衣服,感覺到手腳不冷,就不用擔心著涼,媽媽也可以直接把寶寶抱在懷里喂。媽媽在喂母乳時體溫容易下降,極易引起感冒。
2、寶寶喝剩的奶粉不能留到下頓吃
Q:寶寶18天了,因為老婆奶水不足,所以寶寶出生后就選擇了人工喂養,現在冬天天氣冷,沖調奶粉比較容易變冷,寶寶喝剩的奶都會再加熱一次給寶寶喝,請問醫生,這樣的做法科學嗎?總是覺得多次加熱營養也會丟失。
A:沖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放入冰箱冷藏不可超過24小時,
3、判斷新生兒是否想喝水的方法
Q:冬天天氣干燥,新生寶寶在母乳喂養的同時是否需要再給寶寶喝白開水?請問醫生,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想喝水?
A:要判斷他的哭是要喝水還是要喝奶,首先先用奶頭試,然后換水頭,或反過來,多試試就知;其次,還可以從寶寶的小便判斷是否要喂水,一般小便偏少或有點黃,那就是相對缺水;最后也可以由寶寶的身體外觀判斷:如前囟門凹陷、眼球凹陷、唇干、手干、皮膚張力減退(大腿內側皮膚出現皺折或皮膚易被拉起),可查覺寶寶的水分補充不夠,
新生兒的喂養
冬季預防新生兒患病注意3事項
1、科學讓親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Q:我家寶寶出生20天了,很多親戚朋友都來探望,最近了解到冬天比較容易交叉感染,加上新生寶寶的抵抗力又那么低,但是親戚朋友專程來了又不好意思不讓他們看寶寶,很擔心寶寶會感染細菌生病,請問醫生,我應該如何護理寶寶避免交叉感染,而又可以讓親戚朋友見到寶寶呢?
A:為避免太多的人同時探望,或者客人停留的時間過長,制定一個探訪時間表很有必要。不要在同一時間接待過多的親戚,另外,除了至親以外,其他想來探望的人最好等上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
2、可以通過吃奶和哭聲判斷新生兒是否患病
Q:醫生,您好!請問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生病了?網絡上有人說覺得寶寶有些氣急,數一下寶寶的呼吸,如果一分鐘超過60次,就應該送寶寶上醫院,這種說法有依據嗎?不知道醫生您的看法是怎樣的?
A:新生兒患病癥狀常不典型,易被忽略。通常媽咪們和家人可以觀察新生兒的面色、哭聲、吃奶、小便情況及精神狀態等方面判斷新生兒是否生病。其中以吃奶情況和哭聲這兩點最為重要。新生兒吃奶減少,吸吮無力,或拒絕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現。要注意區別新生兒的哭聲,新生兒正常的哭聲,洪亮有力,且邊哭邊四肢伸動,一般是因為饑餓引起,吃飽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兒哭的時候,兩眼發直,哭聲突然,短促而急躁,或高聲尖叫,常是腦部有病的表現,要及早就診。
新生兒的疾病
3、冬季新生兒硬腫癥預防重于治療
Q:我家寶寶是早產兒,現在冬天那么冷,聽說外界溫度低的話,新生寶寶很容易得“硬腫癥”,如果出現并發癥后果會很嚴重,好擔心哦,請問醫生,硬腫癥有哪些癥狀呢?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預防新生寶寶得硬腫癥?
A:本病多見于寒冷季節,常有環境溫度過低或保暖不當史。夏季發生者多和嚴重感染有關。患兒可表現為不吃、不哭、反應低下、體溫不升、重者體溫甚至小于30℃。皮膚硬腫先發生在下肢臀部及面部、然后波及全身。膚色潮紅如熟蝦或呈蒼灰和發紺。重癥患兒可有心率減慢、心音低鈍。常伴多臟器功能損害,如微循環障礙、休克、心功能不全、DIC和腎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其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預防重于治療。
(1)做好圍生期保健工作,加強產前檢查,減少早產兒的發生。
(2)寒冷季節和地區應為產房裝配保暖設備。
(3)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處理。
(4)對高危兒做好體溫監護。
(5)積極早期治療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不使發生硬腫癥。
新生兒吃奶減少,吸吮無力,或拒絕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現。要注意區別新生兒的哭聲,新生兒正常的哭聲,洪亮有力,且邊哭邊四肢伸動,一般是因為饑餓引起,吃飽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兒哭的時候,兩眼發直,哭聲突然,短促而急躁,或高聲尖叫,常是腦部有病的表現,要及早就診。新生兒的疾病
3、冬季新生兒硬腫癥預防重于治療
Q:我家寶寶是早產兒,現在冬天那么冷,聽說外界溫度低的話,新生寶寶很容易得“硬腫癥”,如果出現并發癥后果會很嚴重,好擔心哦,請問醫生,硬腫癥有哪些癥狀呢?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預防新生寶寶得硬腫癥?
A:本病多見于寒冷季節,常有環境溫度過低或保暖不當史。夏季發生者多和嚴重感染有關。患兒可表現為不吃、不哭、反應低下、體溫不升、重者體溫甚至小于30℃。皮膚硬腫先發生在下肢臀部及面部、然后波及全身。膚色潮紅如熟蝦或呈蒼灰和發紺。重癥患兒可有心率減慢、心音低鈍。常伴多臟器功能損害,如微循環障礙、休克、心功能不全、DIC和腎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其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預防重于治療。
(1)做好圍生期保健工作,加強產前檢查,減少早產兒的發生。
(2)寒冷季節和地區應為產房裝配保暖設備。
(3)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處理。
(4)對高危兒做好體溫監護。
(5)積極早期治療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不使發生硬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