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同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對孩子講道理,問題是應該在孩子多大時家長才能講道理呢?可能有些人以為,那么小的孩子連話都不會說,跟他們講什么道理呀,孩子肯定聽不懂。還有些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我生的他,他的一切都得我說了算,沒有什么可商量的”。
孩子說“不”,是跟大人學的
美美會說的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就是“不”(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從8個月大開始,她就“不不”個不停,非常明確地表示著自己對大人命令的反應。其實,這就是我們做家長的平日里對孩子說的幾乎全是限制的詞語,
的確,在小孩子有種種危險舉動或行為不符合大人希望時,簡單明確堅決地說“不、不行”肯定能讓孩子明白而且會立竿見影。但是,這并不意味講道理就沒有必要,更不代表孩子就能完全服從。2歲以下的寶寶真的聽不懂道理嗎?其實不然,孩子能讀懂我們的表情,能聽懂贊揚和批評,能知道誰喜歡他,這些都足以證明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們的估計。
那么,究竟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2歲以下的小寶寶聽懂我們講的道理呢?
1.試小錯防大錯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經歷過才最能記憶深刻。美美不到1歲時,
2.讓孩子從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實非常善于察言觀色,他們經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觀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興的情緒,他們也會琢磨這個表情的含義。美美不愛吃絲瓜(我也是剛發現的,不過尚未發現其他她不愛吃的食物),
3.讓孩子從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行動是對語言最好的解讀。孩子可能聽不懂復雜的語言,但是家長的示范能使他們了解很多說教代替不了的事情。孩子在發展自我意識的時候,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會不自覺地說“這是你的,不要給別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確會特別保護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誰也不能動,包括最親近的人。美美在這個方面就顯得比較沒有“心眼”。她也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東西,但是在家里我們會經常和她交換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給她自己吃。所以,當她在外面玩,看到別的孩子為了爭奪玩具而哭泣時,她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美美當然也有自己物品的歸屬感,無非是我們不讓她獨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