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三和周六,張女士都會給剛滿兩歲的兒子吃上一些清熱去火的小藥,目的是讓孩子“吃得好拉得好”。其實,天氣一涼,家長最怕的除了孩子得感冒、換季咳嗽外,
查看這些小兒中成藥的說明書會發現,它們的主要功效都差不多,均以消食化積為主,一些藥物還有治療四時感冒、受涼驚風的作用。事實上,當小兒有內熱、積食以及由于這些原因而有點受涼時,吃一些“小藥”,癥狀確能有所緩解,孩子會表現出胃口大開或是大便恢復正常。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認為這些小藥“沒病常吃,能防疾病”的原因。
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徐志堯認為,
徐志堯說,有幾種小兒丹丸的確廣受家長認可,對治療小兒乳滯疳積、化痰積食等癥狀效果不錯,這類“小藥”家中可以常備,但是孩子沒有明顯癥狀時不必服用。理論上講,“有病沒病”就服用“小藥”,還會在孩子體內產生抗藥性,也易使孩子產生對藥物的厭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