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廣州市疾控中心報告下來,今年春天已經出現好幾例流腦病例了。”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朱會英說,流腦容易和乙腦、其他腦膜炎等疾病混淆,但流腦傳染性強,一定要學會區分。另外,流腦疫苗雖然沒有納入中國計劃免疫范圍,但它已被納入廣東省計劃免疫范圍,也就是說,廣東的小朋友必須接種流腦疫苗。但經常有不少家長反映小朋友注射疫苗后出現不適,對于這些不適朱會英表示,如果是過敏就得引起重視,其余則不用理會,漸漸會自動消失。
年齡不同疫苗型號也不同
兩歲以下打A針3歲以上打A+C針
由于流腦一旦發作危害很大,
專家介紹,腦膜炎雙球菌可分為13個血清群,其中A、B、C群引發的流腦病占90%以上。我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主要以A群流行為主,但近年來由C群引起的病例時有發生。朱會英說:“目前孩子從6個月到6歲一共要接種四次流腦疫苗,才能維持有效的抗體水平。”第一次是在寶寶出生后6個月~2歲之間,此時只能接種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與第一次間隔一個月,依然注射A群;第三次接種在孩子滿了3歲以后,
流腦疫苗與乙腦疫苗一樣是有季節性的,流腦一般在2~4月份為流行高峰期,因此,流腦疫苗在這之前1~2個月時注射,注射后7~10天可化驗出血清內出現保護性抗體,2~4周達高峰,這時正好進入流腦流行高峰期,抗體起到保護作用使小兒不得病。
出現“接種反應”別緊張
對過敏抓緊處理其余不必理會
“接種疫苗或多或少都會有不適反應,那是抗原抗體在起作用。”朱會英說,這被稱為接種反應,一般分為局部和全身。如是注射局部反應則在接受注射處可能出現紅暈和壓痛,
需要抓緊處理的就是過敏反應。有些孩子可能對疫苗會產生過敏反應,
流腦疫苗副作用很小
“其實現在市面上廣泛使用的疫苗已經改進很多,副作用很小了。”朱會英說,過去都是采取流腦病菌“滅活”以后用作抗原然后注入人體成為抗體,來對抗疾病的,而現在則是通過提煉細菌分泌物做抗原,從而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當抗原抗體起作用時自然人體會產生輕微不適,應該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會自然消失。
識破流腦的典型癥狀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冬春季發病和流行,主要是15歲以下的小兒發病,是國家乙類法定傳染病。
“流腦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患者會發燒、而且脖子變硬,全身起紅點。”朱會英說,流腦主要表現為高熱、劇烈頭疼、噴射狀嘔吐、皮膚上有小出血點、頸項強直、昏迷、驚厥、休克等,病死率比較高。她說,如果孩子突然出現發燒、頭痛、精神差、咽紅、咽痛,經過幾小時或1~2天后,皮膚和口腔黏膜、眼結膜有出血點等敗血癥的表現;出血點小的如針尖大,
學會區分流腦和乙腦
朱會英說,流腦早期癥狀為上呼吸道癥狀,應嚴格與其他疾病區分,否則傳染性強、危害十分大。
流腦與乙腦的區別在于:乙腦流行發病有嚴格的季節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7~9月),以高熱、驚厥、意識障礙等腦實質損害為主,不會出現皮膚淤點,也少有休克表現。雖然流腦與乙腦的重癥病人都會發生顱內壓增高的種種危險癥狀,但乙腦病程進展不像流腦那么迅速。其次兩者的腦脊液化驗結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腦的腦脊液渾濁如米湯樣,白細胞數和蛋白質明顯增高,而糖和氯化物減少,腦脊液涂片或培養時可發現腦膜炎雙球菌;乙腦的腦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細胞數和蛋白質僅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不會出現皮膚淤點,也少有休克表現。雖然流腦與乙腦的重癥病人都會發生顱內壓增高的種種危險癥狀,但乙腦病程進展不像流腦那么迅速。其次兩者的腦脊液化驗結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腦的腦脊液渾濁如米湯樣,白細胞數和蛋白質明顯增高,而糖和氯化物減少,腦脊液涂片或培養時可發現腦膜炎雙球菌;乙腦的腦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細胞數和蛋白質僅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