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怕黑是先天的,但事實是孩子怕黑多與父母有很大的關系是后天的。孩子輕度怕黑是正常的,但如過分怕黑,甚至懼怕黑夜,將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孩子怕黑基本發生在3歲以后,是孩子開始初步接觸社會并漸漸懂事后才出現的。怕黑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孩子怕黑怎么辦?家長應該學會正確處理。
一般來說,怕黑的女孩多于男孩。外在的原因是電視節目的影響,節目中有些恐怖的鏡頭如妖魔鬼怪等都是伴隨著黑夜出現的,這等于給了孩子一個暗示:“妖魔鬼怪都是黑夜出來的。
其實,孩子輕度怕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過分怕黑,比如有的孩子到了夜晚就會顯得不安、恐懼,做任何事都要家長作陪等等,長此以往,孩子的身心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父母要注意適當糾正孩子過分怕黑的習慣。
家長首先要做榜樣。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能表現得膽小、怕黑,許多年輕的母親自己也怕黑,所以和孩子在一起難免會把這種情緒感染給孩子,加劇孩子怕黑的心理。孩子的許多言行往往是對成人的一種模仿,如果成人在孩子面前扮演勇敢不怕黑的“英雄”,
其次,現在許多電視節目在播放之前都有提示,有些節目是需要家長陪同孩子觀看的。學齡前的兒童好動,模仿性強,但是思考能力還沒有達到第二次飛躍,他們往往全盤接受電視節目中的內容。
最后一點,家長不要利用孩子對黑暗的恐懼嚇唬孩子。有的家長為了對不聽話的孩子進行“制裁”,習慣把孩子關進不開燈的房間;為了制止孩子哭鬧,經常用“黑房間里的老鼠喜歡咬不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造成的不良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有的孩子就是由于怕黑而對與黑暗有聯系的事物避而遠之,
父母應當與孩子多溝通,知道孩子到底怕什么。只有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心理,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應對其他恐懼和焦慮,使他們心理更健康。如果孩子擔心妖怪會藏在衣柜里,那就打開衣柜,讓他看清里面沒有什么妖怪,幫他擺脫恐懼;平時的教育中,不要把黑暗與可怕聯系起來,避免讓孩子看太多鬼故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