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家:“負強化”很有效
育兒網站的主管阿曼達·古默博士說,“嬰兒和學步期兒童的嘴巴和舌頭有著比其他部位更復雜的神經末梢,這就是為什么他們要用嘴來探索世界。他們并不能把“咬人”等同于淘氣的行為。當然,他們的牙齒很鋒利,咬是會傷害別人的。
嬰幼兒能很快意識到咬人后能得到一個反應,因此他們就想要繼續這么做。嬰兒渴望得到關注,即使是負面的,這讓他們感到更強大且能控制他人。
阿曼達說,如果你想糾正孩子的咬人行為,可以這么做:當孩子咬你的時候不要尖叫,
“咬人”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正常的發育階段,但隨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知道這種行為是不被社會接受的。如果在上學之前不糾正這種行為,你可能會培養出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
嬰兒專家:大聲回應并使用牙膠
育兒書籍作者薩拉·洛克威爾-史密斯說,
“咬”也是學習的一部分,這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意味著存在行為問題。
薩拉說,當他咬你的時候,你必須做出強烈反應,不然他不知道他做錯了什么。你可以夸張地哭泣,或者是大聲地“噢”了一聲,就能讓他明白他傷害了你。他不會馬上學會,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但如果無視他的行為,將會讓他無法意識到要糾正這個行為。同時,
長輩的建議:用吻來感化孩子
咬人行為也許是孩子在托兒所跟其他人學的,尤其是當他被其他人要過之后,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咬人并非而已為之。我不認為忽視孩子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因為這像是在懲罰他,但孩子并沒有做錯什么。同時,尖叫也添加了不必要的戲劇效果。
瑪麗霍伊爾認為應該堅定地說:“菲利克斯,不要咬你媽媽,你應該給她一個吻。”然后給孩子大量的吻讓他明白你的意思。
與此同時,她建議家長可以穿厚一點的衣服減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