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一定要做到10戒嗎?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頂嘴,甚至倔脾氣都非常的生氣,有的家長是直接暴力一段,但是大多數家長卻是用犀利的語言把孩子一頓臭駡。其實孩子最厭煩媽媽的十大言行,影響孩子的未來,寶媽們趕緊自我檢查一下吧!
NO.1 總說我不如隔壁小孩
媽媽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癡心,然而一面攀比一面打擊孩子的習慣,從根本上說是在慢慢毀掉孩子的自信心。
NO.2 總說這也不准,那也危險
在為孩子提供過度保護的媽媽眼裡,孩子缺乏本能的自我保護能力,需要父母撐起保護傘亦步亦趨。她不會想到她的言行,給孩子造成世界處處是陷阱的錯覺,最終將使孩子擁有相當極端的性格,要不性情封閉內向,怯懦無比;要不成為膽大妄為的青少年。因此,與其過度保護,不如規定幾條基本的原則,或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的幾點要訣後,
NO.3 希望我的朋友都是優等生
功利心較強的媽媽都希望孩子能交到榜樣朋友,認為只有交到的朋友強于孩子,孩子才能從朋友處有所獲得。這樣去理解朋友二字未免過於狹窄,想一想你交往的朋友都在學歷或仕途上強於你嗎?一個有意思的朋友,可能是以他的善解人意、他的詼諧風趣打動我們,孩子也一樣。
NO.4 從不蹲下來和我看螞蟻搬家
兒童心目中最無趣的媽媽,就是你喚她來看肥皂泡上的彩虹,或者來看搬家的螞蟻軍團,她瞄一眼,就很淡漠地說:你怎麼老關注這種沒意思的東西?你的鋼琴彈了沒有?英語磁帶聽了沒有?童心已泯的媽媽往往得不到孩子的真心獎賞往往,
NO.5 太喜歡看長篇電視肥皂劇
電視迷媽媽總以為自己在家呆的時間夠長,但對孩子而言,她等於人在心不在。因此,專家的建議是:一家人每週至少應設置兩天關電視日,一家人共同閱讀、交談或遊戲;平日開電視時,最好只開一台電視機,媽媽應選擇電視節目和孩子一起看,也可以帶孩子看馬戲、魔術、音樂類的電視,與孩子交流對電視節目的看法,從而把看電視的活動演化為親子溝通的平臺。
NO.6 絕對不肯吃一點點虧
在我們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自我中心、越來越不懂得寬忍二字的時候,
NO.7 講話不算數
總是打承諾牌的媽媽,其出發點都沒錯,是希望給孩子進步增添一點物質刺激,使之有動力。然而,媽媽為自己的爽約尋找各種理由,卻使承諾帶來的正面刺激一步步走向消失。假若媽媽總是為自己的爽約尋找客觀理由,那麼,孩子將來也會為自己做不到的事尋找各種藉口,
NO.8 對我朋友比對我還親熱
把最親的媽媽視為自己的專利品,不允許媽媽對別人表現出親密(包括爸爸),是幼童的特有心理,這種霸道的心態,事實上是幼童心理上構築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媽媽不必為此感到過分憂慮。過了2歲到5歲這一階段,從6歲起,隨著兒童交往圈的擴大,及情感寄託的多元化,他會逐漸學會與身邊的人分享媽媽的關懷,他的妒意,也不會如小時那麼激烈了。
NO.9 老問我阿姨親,還是媽媽親?
再盡心盡力的保姆,都無法替代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再忙的媽媽都應保證每天與孩子接觸45分鐘到一個小時,此時的媽媽應關掉手機,好好沉浸在孩子為你提供的純真環境裡。
NO.10 太胖的、不修邊幅的媽媽
兒童的認知還未成熟到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以貌取人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兒童普遍希望媽媽有捲曲的長髮、穿裙子,被小夥伴們稱羨,這與對媽媽的感情無關。所以不妨對孩子的挑剔一笑了之,你也可以多徵詢他的意見:你希望媽媽穿什麼顏色的裙子?如果你按照孩子的意願偶爾改變自己,親子之間的氣氛會更融洽,孩子反過來也可能按照爸媽的意願,來改變自己的習慣。這不是壞事。
溫馨提示:以上我們分享了孩子最討厭媽媽的十句言行,聽完這些話很多家長是不是都中招了,孩子也是有尊嚴有思維的,更重要的是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可能很多家長都不注意你的一個隨意的動作也許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家長們,做一個讓孩子喜歡的家長,做孩子的榜樣,切記:言教不如身教!
孩子也是有尊嚴有思維的,更重要的是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可能很多家長都不注意你的一個隨意的動作也許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家長們,做一個讓孩子喜歡的家長,做孩子的榜樣,切記:言教不如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