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生下來默認是跟父姓,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計畫生了二胎,不少女方家庭也要求將其中一個孩子隨母姓,因此引發了父權和母權的家庭矛盾。孩子隨爸爸姓,這個延續了千年的中華傳統,眼下遇到了新問題。
母親讓二娃隨自己姓
家住東風新村的張麗是個80後,女兒已經7歲了。二胎政策放寬後,她和丈夫商量,決定再要個孩子,讓女兒有個伴。
三個月前,她懷孕了,全家都很高興。孩子還未出生,可家裡卻因為一個問題鬧得不得安寧。原來,張麗在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沒有任何想法,
張麗向丈夫表達了這個想法,可丈夫聽後有些不高興。當張麗提了幾次後,丈夫和公婆都表現出了反感,特別是公婆,壓不住火,和兒媳婦吵了起來。“你看看,誰家的孩子不是隨爸爸姓?一家的孩子,一個隨爸姓,一個隨媽姓的,別人還以為不是一家人呢!”婆婆埋怨道。很快,張麗的父母也參與進來,後來考慮到張麗是孕婦,二孩跟誰姓的事,才被暫時擱在一邊。
生了二胎老大要改姓
更戲劇性的是,為了有個孩子隨自己姓,很多女性開始讓老大改姓。
34歲的周婷,家住瀚城星苑社區,3年前,她有了一個女兒。由於她是獨生子女,所以“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後,周婷和老公決定再要一個孩子。3月末,兒子出生了,兒女雙全,一家人都很高興。可孩子出生後,周婷的父母偷偷向女兒提出了一個想法:“家裡有倆孩子了,能不能讓其中一個孩子隨你的姓?這也算延續了咱家的香火。”周婷把想法和丈夫說了,丈夫覺得沒什麼,可公婆知道不樂意了。
全家還專門為此開了一個會,雙方老人也都坐在了一起。讓剛出生的男孩隨母親姓,公婆特別反對,畢竟在傳統觀念裡,兒子才是家族香火和血脈的傳承人。後來,全家人經過探討,決定讓女兒改隨母親的姓,這一問題才得以解決。
隨誰的姓各方有爭議
對於兩個孩子,是否可以分別隨父母的姓,家住綠色家園的李先生,表示堅決不能接受。
李先生說:“我家目前也在考慮要二胎呢,我覺得家裡有兩個孩子,互相有個伴,兩個孩子同一個姓,會增加親近感,而且外人通過名字,馬上就能知道是一家的,多好。如果分開姓,感覺不是一家人,而且以後求學、工作填寫家庭成員等內容時,都會特別不方便,容易讓人誤會。而且,隨兩邊姓的,雙方老人在情感上,會偏向隨自己姓的孫輩,這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贊同孩子分別隨父母姓的,也大有人在。家住萬寶社區的王先生說,以前,婦女地位低,女性生再多的孩子,也全跟著父親的姓,現在更講究男女平等,女方家同樣也有“延續香火”的想法。
家庭成員要理性考慮
隨著時代的發展,宗族觀念在淡化,女方要求孩子跟自己姓,也是公平合理的。
法律人士指出,孩子各隨父母姓看似沒什麼,但以後卻容易導致家庭財產繼承方面的糾紛,而且生活中,也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
現實生活中,不少老人口頭說過把財產指定留給隨自己姓的孫輩,但沒有立遺囑,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老人去世後容易引起紛爭。有專家認為,如果為了一個姓氏鬧出家庭矛盾,未免太不值了。孩子姓什麼,最好在孕前就溝通好,也可以採用折中的方法來解決,比如,父姓+母姓+名字。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夫妻是家庭事務的決策者,碰到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