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寶寶正確的添加輔食呢?隨著小寶寶的逐漸長大,我們要逐漸的給寶寶們添加輔食,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有很多的技巧的,輔食添加不當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成長。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怎麼給寶寶正確的添加輔食!
人在吃入食物的時候,無論是半固體還是固體,都會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吞咽等動作。在吞咽時,人體的厭軟骨,即在氣管開口處的一小塊軟骨,會反向性地蓋住氣管,避免食物掉入氣管造成嗆咳。
在進食時,人體的口腔以及周圍的30餘條肌肉共同依靠大腦的控制進行協作。而大腦的控制能力並不是全部與生俱來的,有一部分是在後天經過對形成進食時需要的條件反射的訓練獲得的。
寶寶在四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父母在最初用勺子喂寶寶吃半固體,即糊狀與泥狀的食物,大部分寶寶都會用舌頭將食物頂出或者吐出來。
不過在經過多次嘗試後,寶寶就會進步很多,最終可以順利吞咽半固體食物。而這個過程會依據孩子個人情況不同而導致嘗試時間的不同。
寶寶的每一項本領都有特定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再學習就會困難很多。語言發育的關鍵期在1—3歲,如果過了這段時間再學習說話,就會容易產生語言障礙。而咀嚼的發育關鍵期在4—12個月,如果半固體與固體食物的咀嚼學習過晚就會增加這個動作的困難程度。
常見的家長對於孩子咀嚼能力鍛煉的兩種態度為:其一,在嘗試了幾次半固體食物後,
以上常見的兩種家長的態度會造成寶寶由於錯過了咀嚼的關鍵期,會導致餵食訓練難度增大。並且寶寶會因此感到心理壓力,因為不熟悉咀嚼導致經常哽噎,從而產生對固體食物的懼怕。寶寶如果總是拒絕固體食物,會營養不良,從而影響身體發育。
因此,媽媽們應在寶寶4個月開始就給其添加米糊與麵糊,再逐漸加入含蛋白質的蛋黃、魚泥以及肉末。
怎麼給寶寶正確的吃輔食呢?輔食的添加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我們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輔食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不要過量的給孩子吃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