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這個詞很多人都聽說過,而在人體出現某些病症時,常常會出現這一情況。而多數情況下,在人體的心臟出現某些疾病時,通常會出現心悸情況。那麼究竟在臨床上,醫生們是怎樣對心悸這個詞來進行定義的呢?而若是女性在孕期發生心悸情況,是否會對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1、什麼是心悸
其實在醫學上,心悸是心慌的一種醫學術語。其是指人體的心臟在出現明顯的收縮強度變化時,導致人們感覺自己的心臟不舒服,是一種主觀的感覺。
通常情況下,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會在進行了劇烈的運動,或是受到嚴重驚嚇、大量飲酒、情緒過分激動、服用某些藥物後會出現明顯的心悸情況。專家們指出,因此類情況而引發的心悸,是人體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
但是在臨床上,某些疾病的罹患同樣可引發出心悸情況。此時的心悸主要是因為某些疾病的發生,
那麼女性為什麼會在孕期出現心悸情況,又是否需要相應的治療呢?
專家們指出,通常孕期女性的身體會于生理上發生變化。而這種情況到了懷孕的後期會更加的嚴重,進而出現了心慌、氣短情況且較重。一些患者在稍微活動後,便會氣喘吁吁。
而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在妊娠到後期,其體內的心臟的工作強度要增加很多,通常每分鐘的心律要達到10次以上。
另外子宮在妊娠的後期明顯的增大,而為了維護胎兒的正常新陳代謝,為其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孕婦會相應的以通過增加呼吸的方式,來獲取足夠的氧氣,進而出現了心悸情況,是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