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注意平衡營養。嬰兒應盡可能採用母乳餵養。隨著孩子月齡增加,及時添加輔食,注意葷素搭配。在動物食品中,適當增加水產品,如沙丁魚、魷魚、鯽魚、鯉魚和含鈣、磷豐富的魚鬆。植物性食品中除糧食外,要經常吃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油菜、萵苣、胡蘿蔔、柑橘等。
其次,加強體育鍛煉。適當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迴圈,保障骨、腦細胞充分營養,從而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及肌肉、韌帶和軟骨生長。大幅度的有力擺臂行走、跳繩、單杠、短跑、羽毛球、排球、籃球、乒乓球、游泳和跳舞等。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進行選擇,耐力性鍛煉不宜過多,否則體力消耗太大,反而影響生長發育。嬰幼兒宜經常進行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照射。多曬太陽,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有利於胃腸吸收鈣、磷,保障骨骼健康生長。
第三,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生理學家研究證實,兒童在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分泌增多,
第四,積極防治各種疾病。疾病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重要因素,有些疾病,如佝僂病、克汀病等對生長發育影響較大。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等,由於長期消耗體能,身體營養入不敷出,身高往往會受影響。
第五,保持良好情緒。精神愉悅、開朗,可以促進人體內部各種生長激素正常分泌。反之,孩子經常處於緊張或憂鬱狀態,身體內分泌失調,可導致發育不良。良好的家庭氣氛是孩子愉悅情緒的溫床,而父母間的關係是家庭氣氛的主宰,每一位家長都應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不給孩子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