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重播:
小琪媽給小琪穿上白雪公主般漂亮的睡裙,梳洗完畢後安頓她睡覺,輕輕地吻了吻她的小臉蛋。
“晚安,小乖乖。”
琪媽暗暗慶倖,躡手躡腳地往外走,可是還沒走到門口,身後便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哭聲。
每次都這樣!!!琪媽氣得發抖……
見招拆招
這次解圍的是琪爸。
自從琪爸某天在書城抱了本書回來後,就一直對小琪的搗蛋行為若有所思地觀察。這次,琪爸面帶微笑迎上去——
“小琪乖,是不是晚上還有事忘了做啊?”小琪抽噎著點點頭。
“哦,爸爸知道了,一定是沒有和芭比姐姐說晚安,對嗎?”小琪想了想,又點點頭。
“真是個乖孩子,來,芭比姐姐要睡了,小琪也要睡了,你們倆手牽手睡覺,明天一起去幼稚園玩,好嗎?”小琪伸出手來抱住芭比娃娃,露出了甜美的笑容。琪爸把床頭燈光調到最暗,又靜靜地坐在小琪旁邊半小時後,才躡手躡腳走出房間。
這次,小傢伙看來是真的睡著了。
看著琪媽一臉的疑惑,琪爸只輕輕吐出四個字:“分離憂慮”。
BOX:Lisa姐姐點評:
“分離憂慮”正是這種年齡段孩子的心理潛意識。在夜晚,這種心理表現得尤其明顯,害怕與父母分開,害怕獨自一個人。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憂慮”,是每位父母應該重視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會使孩子逐漸失去安全感、不信任人、性格孤僻等。
戰場:
鏡頭重播:
曉楓(姐姐)和峰峰(弟弟)是一對人見人愛的雙胞胎,而且相貌相似,這可樂壞了爸媽。剛開始是無意識地給他們穿一模一樣的衣服,兩個小傢伙越來越“真假難辨”了。有時候,還給姐姐剪個板寸頭,給弟弟梳個羊角辮,來這麼點花樣兒,然後有滋有味地品著做雙胞胎父母的特殊幸福。
然而,到三四歲時,就有點不對勁了。姐姐在幼稚園結交了一大幫小哥兒們,成天爬樹翻牆,而弟弟卻特別喜歡看媽媽對著梳粧檯化妝的樣子,動不動就抓住那些口紅胭脂把臉上弄得慘不忍睹。
見招拆招:
這次的“拆蛋專家”倒是當機立斷,馬上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恢復了姐姐和弟弟不倫不類的裝束,並時不時教導他們女孩和男孩的區別。只不過偶爾也會犯迷糊:性別差異不是等長大之後才開始區分的嘛,孩子還這麼小……
BOX:Lisa姐姐點評:
性別差異意識的形成過程除了生理上的因素,教育和社會經歷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孩子越小越沒有男女性別差異的意識,此時孩子的心靈就象一張白紙,父母和身邊的人群的行為暗示,會對他們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約束,比方說,男孩子想尿尿時,會自覺地走進男衛生間,儘管他未必明白男女的區別在哪裡。
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應該耐心地引導他們逐漸認識男女的日常行為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