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比較法觀察事物的共性與個性。可以同一事物比較、不同事物比較、同一事物不同部分的比較、不同事物的相近部分的比較,也可以採取一對應的方法進行觀察比較,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觀察,提高寶寶的辨別、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嬰兒期和幼兒早期的寶寶還不能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觀察,因此談不上具有觀察力。
大約從2歲起,寶寶就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
1比較觀察法
就是用比較法觀察事物的共性與個性。可以同一事物比較、不同事物比較、同一事物不同部分的比較、不同事物的相近部分的比較,
實戰演練
取出兩張相似的圖片,讓寶寶找出它們之間細微不同的地方。或者在一大堆玩具中找出相同形狀的玩具,或者進行
玩具分類、擺放。
2順序觀察法
按事物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觀察,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使寶寶養成順序觀察的好習慣。
實戰演練
觀察大象時,讓寶寶從大象的頭部開始觀察,然後是軀體四肢,最後是尾巴,依次進行觀察,讓他掌握大象形體的特徵,再仔細觀察大象的飲食起居。
3反復觀察法
對某個事物進行反復的觀察,可以強化觀察效果,
實戰演練
對於看似簡單的螞蟻,你可以引導寶寶進行多方位的觀察,如讓他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有無觸角? 有多少腿?觀察螞蟻如何分工?如何將食物搬到蟻窩去?螞蟻如何繞過水池?為什麼下雨前螞蟻要搬家……這是訓練寶寶觀察力的好教材。但是 這些觀察內容需要經過反復多次觀察後才能夠獲得答案。
4點觀察法
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環節是重要的,這個環節就是觀察的重點。通過這個寶寶可以學會抓住中心,掌握全域。
實戰演練
如讓寶寶觀察為什麼花生又叫落花生?這是因為在植物王國裡,花生是獨有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
5定位觀察法
通過觀察引起寶寶的興趣,以達到某種目的。
實戰演練
為了讓寶寶學習小提琴,可以先帶他去聽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去看別的孩子拉小提琴,或者你先學小提琴,讓他觀察以此逐漸引起興趣,產生學習小提琴的願望。
6典型特徵觀察法
先讓寶寶觀察某一事物最明顯的特徵,再過渡到一般的特徵,這樣容易激發他觀察的興趣和積極性,減少觀察的盲目性。
實戰演練
為了讓寶寶觀察兩種都是四條腿的、以草或樹葉為食物的大象和長頸鹿的不同點,
7分解觀察法
將複雜的事物分解成幾個部分,分別進行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瞭解全貌。這樣能夠培養寶寶對複雜事物的綜合觀察能力。
實戰演練
觀察F1賽車為什麼跑得那樣快,可以讓寶寶對賽車分解分別進行觀察:車身的形狀、四個輪子的大小、賽手的坐艙、發動機等,然後再綜合起來,就會對F1賽車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
8追蹤觀察法
追蹤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有助於寶寶瞭解事物變化的內在聯繫、因果關係。
實戰演練
與寶寶一起栽種植物,
好玩有趣的觀察力遊戲
1.尋找法
通過尋找隱蔽在圖中的事物,尋找物件隱蔽的特徵。
2.配對法
尋找圖中互相有關聯的事物。
3.找不同
通過兩張相似的圖畫或者相似的兩個物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4.找錯
找出圖畫中隱蔽的錯誤。
類似下面的這些遊戲,你平時不妨多和寶寶一起玩玩,可以鍛煉寶寶快速敏銳的觀察力,還可以用來檢測他的觀察力到底如何呢。
5.猜影子
從一些影子的輪廓猜它們原來是什麼東西。
6.拼圖
通過零散的局部圖片拼成一個整體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