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家婦產科醫院的統計,90%的孕婦在產前體檢時被診斷為“超重”,從而進行減重控制。專家指出,女性在懷孕後,整個孕期體重應增加9—15千克,食量攝入比平時大約增加10%—20%。然而現在很多白領准媽媽生怕產前營養不夠,猛吃猛喝,天天靜躺。專家提醒,如果吃得過多,體形過肥,反而將不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營養並非越多越好
據瞭解,現在准媽媽和家屬大多懷有一種在懷孕期多吃多補的心理。不論高級白領還是普通工薪族,很多准媽媽都認為,只要是對胎兒有幫助的東西,不論多貴只要經濟上能承受,
根據隨機統計,懷孕期間營養品的費用少則4000到5000元,多則高達上萬元。不少白領准媽媽每隔二三個月就要去採購一批這樣的營養品。
據記者瞭解,白領准媽媽雖然在選購的營養品種類和品牌上不同,但都一致認為選擇進口或知名產品比較放心,而不少工薪孕婦也表示,她們雖未必考慮進口營養品,但也會通過多吃來彌補,比如雞、鴨、魚、肉等。而且一天吃上好幾頓,飯余還吃大量的水果。
水果過量可能得糖尿病
不少准媽媽喜歡吃水果,甚至還把水果當蔬菜吃。有的為了生個健康、漂亮、皮膚白淨的寶寶,就在產前拼命吃水果,
雖然水果和蔬菜都有豐富的維生素,但是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水果中的纖維素成分並不高,但是蔬菜裡的纖維素成分卻很高。過多地攝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減少了孕婦纖維素攝入量。並且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飲食糖分含量過高,還可能引發孕婦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以,專家建議,孕婦應該有選擇地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均衡營養。
准媽媽不是准病人
專家指出,就是因為准媽媽吃得太多、太好,而且運動又太少,造成攝入和消耗不均衡,導致超重。而准媽媽超重帶來的後果卻是不可輕視的。
大多數的准媽媽都是健康的,她們只需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所需的食物和營養即可,盲目亂補是完全不必要的。有的准媽媽一旦懷孕後,就把自己看成了一個病人,認為自己缺這少那,於是只要有營養就補。其實對那些身體健康的孕婦來說,她們什麼都不缺,最好的就是食補;而對那些身體欠佳的准媽媽來說,也不要盲目亂補,應在醫生指導下,缺什麼補什麼。另外,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每天都懷有一個健康、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