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怎麼變得那麼不聽話了?家長好話歹話都說了、軟硬兼施了,怎麼還不奏效?如果你有了這種感覺,那麼就意味著寶貝在暗暗地挑戰你的權威了。個中緣由倒不是他故意對你“以怨報恩”、“忤逆不孝”,而是在學習揣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到底哪些許可權是大人們的,哪些許可權是小孩兒的?彼此之間的“勢力範圍”又是怎樣擴張和萎縮的?
彤彤最近一口咬傷了老師,爸爸媽媽傷透了腦筋,一時不知從何說起。2歲的時候彤彤上了日托幼稚園,分離焦慮鬧得厲害,第一周就生病了,發燒住院一個星期,
親子之間的權利較量彤彤咬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固然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更令人擔憂的是矯正彤彤這種不良行為習慣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爸爸媽媽薄弱的教育權威。雖然不能說爸爸媽媽在彤彤面前的教育權威喪失殆盡,但是可以說彤彤眼裡的爸爸媽媽是“軟弱可欺”的,他已經習慣了挑戰家長的權威,並知道怎樣使自己成為最後的“贏家”。對爸爸這個“大夥伴”來說,雖然通過做遊戲是決定選擇權的一個有趣辦法,
2歲寶貝對權威的試探在孩子的眼睛裡,家長的教育權威體現為一系列規則的限定上: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不能做什麼事情,事情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如果不與家長配合,將要發生什麼事情;發生的事情是自己樂意接受的,還是不樂意接受的。對家長的教育權威有所認知和探索是寶貝智慧發展的成果,至於他不與家長的教育權威相配合則是家長無形中自願“拱手相讓”的結果。2歲寶貝有哪些能耐在悄悄地對抗著爸爸媽媽的權威呢?
開始知道家長是有與自己不同願望的人
2歲之前的小寶貝只知道自己是有願望的,並認為自己的願望就是別人的願望,
已經覺察到跟隨、哭喊、翻滾、撕咬等行為是一種控制人的手段以前的寶貝是很“純潔”的,自己完全受生理功能的支配,冷了、餓了、濕了才會用哭聲招引家長,自己的生理需要滿足了也就不鬧了,如果還有什麼身外的想法,頂多是想讓大人對自己“咿呀”一會兒。現在就不同了,他的“想法”和“心事”多了,不如意的時候又調節不好自己,於是他就嘗試黏著大人,如果大人不順從自己,
第一反抗期的綜合反應一般家長都知道2歲寶貝拉開了第一反抗期的序幕,可能將持續到5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什麼事都要自己做,兩年前溫順聽話的寶貝變得常常急躁、不聽話、調皮。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做得不好也得做,家長神聖的教育權威他也要挑戰。總之,開始挑戰家長的權威是寶貝發現了“人各有志”的現實,在自我與他人需要之間的矛盾中該怎麼辦呢?大自然沒有賦予寶貝這個本能,主要看家長給他傳授什麼樣的自由與規則界限了。
維護和重建權威的技巧馬卡連柯說:“威信本身的意義在於它不要求任何論證,在於它是一種不可懷疑的長者的尊嚴、力量和價值。”家長需要用心地“經營”權威,不至於讓孩子因你的疏忽而變得“目中無人”——
柔中有剛地執行規則拒絕寶貝並不意味著你的態度就是嚴厲的、缺乏愛心的。你告訴寶貝規則後要堅定地執行下去,面臨同一件事不要朝令夕改。
說話多使用肯定句這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處於第一反抗期的寶貝的口頭禪是“不”,他要以此顯示自己的存在。當家長好心地徵求他的意見,他卻常常不假思索地說“不”。既然這樣,你就儘量避免說“我們吃飯好嗎”,而是直接傳達“我們該吃飯了”這個規則。其二,如果你發現寶貝不能做某件事,你要直接告訴他能做某件事,並想辦法轉移他對原來事物的注意力。
別故意逗哭寶貝如果寶貝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要滿足他。有的家長為了逗寶貝取樂,先故意說“不”,等寶貝被逗哭了,才給予滿足。而寶貝根本不可能理解大人的這種“惡作劇”,反而更加嫺熟了用哭鬧反抗家長的技術。
別讓寶貝“吃掉”你的威信與2歲前的嬰兒相比,2歲以後寶貝的身體發育速度沒有以前迅猛了,這意味著他們的食量不會那樣快速地增長了,況且他們會吃更多的副食和零食,可是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特點。為了能讓寶貝多吃一口,“出點洋相”、“丟點面子”全都認了,家長暴露無遺的弱點在這樣出洋相、丟面子的過程中被寶貝一覽無餘,於是,寶貝吃掉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家長的威信。
”家長需要用心地“經營”權威,不至於讓孩子因你的疏忽而變得“目中無人”——
柔中有剛地執行規則拒絕寶貝並不意味著你的態度就是嚴厲的、缺乏愛心的。你告訴寶貝規則後要堅定地執行下去,面臨同一件事不要朝令夕改。
說話多使用肯定句這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處於第一反抗期的寶貝的口頭禪是“不”,他要以此顯示自己的存在。當家長好心地徵求他的意見,他卻常常不假思索地說“不”。既然這樣,你就儘量避免說“我們吃飯好嗎”,而是直接傳達“我們該吃飯了”這個規則。其二,如果你發現寶貝不能做某件事,你要直接告訴他能做某件事,並想辦法轉移他對原來事物的注意力。
別故意逗哭寶貝如果寶貝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要滿足他。有的家長為了逗寶貝取樂,先故意說“不”,等寶貝被逗哭了,才給予滿足。而寶貝根本不可能理解大人的這種“惡作劇”,反而更加嫺熟了用哭鬧反抗家長的技術。
別讓寶貝“吃掉”你的威信與2歲前的嬰兒相比,2歲以後寶貝的身體發育速度沒有以前迅猛了,這意味著他們的食量不會那樣快速地增長了,況且他們會吃更多的副食和零食,可是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特點。為了能讓寶貝多吃一口,“出點洋相”、“丟點面子”全都認了,家長暴露無遺的弱點在這樣出洋相、丟面子的過程中被寶貝一覽無餘,於是,寶貝吃掉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家長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