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智力開發環境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適度問題。
唯有適合孩子身心特點的智力開發或刺激,才能為孩子所接納和認可,對孩子智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的食物過多,什麼都讓孩子吃個十足飽,孩子會出現積食,消化不良,從而產生“厭食症”。著名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家認為,在孩子智力開發過程中,過多過濫的智力刺激,使刺激總處在飽和狀態會使孩子產生求知的“厭食症”,即對求知缺少興趣,從而減弱或阻礙智力的發展。因而,在給孩子智力刺激時,
需要是興趣、求知欲形成的前提。適宜的刺激,可促使需要產生。所以,要避免在孩子尚未產生需要時,過多地給予不適宜的刺激。在選購玩具、圖書時,應從孩子需要出發,不在多、雜,而在於適宜,有助於孩子形成比較穩定的興趣。給孩子講故事是較好的智力刺激和開發,但也有個技巧問題。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母親給孩童時的托爾斯泰講故事,每次總在關鍵之處停頓下來,讓他自己去想像故事的發展結局,次日再給他講下去。這樣,一方面有助於培養托爾斯泰的想像、推理等能力,
家長在給孩子智力開發或刺激時,一定要注意適度、適時,要從培養孩子的需要入手,使孩子有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講究方法,避免造成或減少孩子的智力“厭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