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不少的家長在給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都有用湯泡飯的習慣,通常大家會這麼做是因為覺的這樣食物會變軟,更利於孩子的腸胃吸收,可是這種做法有科學依據嗎?這種做法真的可以讓寶寶更健康嗎?
其實湯泡飯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容易消化,相反,長期吃還會導致消化機能減退,從而引起各種胃腸道疾病。
我們知道,食物被攝入到人體的第一步是要經過初步消化——咀嚼,即將大塊的食物切磨成小顆粒,同時唾液腺不斷分泌唾液,在舌頭的作用下使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
但是,吃湯泡飯時,由於湯的作用,人的咀嚼次數和程度會本能降低,食物直接就進入腸道消化了,而食物本身又沒有被充分的軟化,這就造成了消化不良,進而傷害我們的消化道。
健康飲食小常識 吃湯泡飯的危害
湯泡飯會造成消化不良可能你會問,飯都被湯泡過了,怎麼還會沒有被充分軟化呢?
湯泡飯看上去軟化很徹底,其實它的軟化和粥相比有著本質區別。粥經過充分燉煮,大米會被煮透,爆裂,但是湯泡飯只是把米飯外層的組織軟化,內部依舊很硬實。所以湯泡飯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好吸收。
孩子的腸胃是很脆弱,可是要用正確的方法去保護腸胃,